分享到: | 更多 |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王学颖,是省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委。多年的高校创业教育课授课实践,与80后大学生和80后青年教师的广泛接触,让她对80后这个群体有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本报记者:您对80后群体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王学颖:80后群体给我的最突出印象是他们的个性强,更重视自我的表现,更看重个人成就。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表现个性的方式却往往很直白,不像传统的中国人那样含蓄,可能会让传统观念不容易接受。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些80后教师会这样跟我商量:“王老师,您这个项目一定会出成绩,带上我一起做呗。”甚至会直接说:“您就直接给我挂个名吧。”他们希望快出成绩,可是在积累上却做得不够,但是我也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难处。
80后身处的大环境竞争激烈,又要买房、买车,负担比较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也是讲求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但我因此也比较忧虑,在二十多岁三十出头的年龄,正是事业打基础的时候,积累很重要,心智的锻炼也必须经历,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将来走得实走得稳。这也应该是社会,是我们过来人需要帮助他们的地方。
本报记者:那80后创业者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王学颖:80后的创业者成功的很多,而且他们不拘泥于现状,具有创新性,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更是展现出他们的特色。 80后的创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追求成功的欲望强烈。可是他们崇尚成功,但接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又不是很强。他们特别想把事做得很大,但对具体的小事又可能不愿意脚踏实地去做。很多大学生请我看他们的创业计划书,总的感觉就是他们在规划层面想得多一些,追求规模化,但实际操作性往往较弱。一些创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年轻人,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事业做大了,心态就不再平和,不再一步一步地拓展市场,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大规模和宏观规划上。这也是需要我们提醒他们注意的。
本报记者:您认为,这些问题是80后这个群体特有的问题,还是所有时代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
王学颖:可能都有吧,我重点想说说其中非共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个代际的区分,我们这些60后、70后从小是接受过正统教育的,理想主义、传统道德观念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这就让我们在工作当中更加看重人际关系,更加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律性比较强,同时理想主义的情怀也让我们并不仅仅把物质追求看成生活的全部。但80后就不同了,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物质主义深深嵌入他们的头脑,这让他们不同程度地更看重利益。与此同时,8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长辈呵护,所以比较自我,这让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都比较淡薄,同时心态也比较脆弱,经受挫折打击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具体到80后大学生,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时代印记,那就是他们都是上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后读大学的。 197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也就是说适龄人口中,只有1%的人可以读大学,这一数字在 1998年升至9.76%。 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到2013年入学率已经达到了34.5%。但是,这顶精英的帽子依然戴在80后大学生头上,这也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在创业和就业时就更需要正确调整好心态。渴望独立和啃老族的特征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群体身上,他们确实是很矛盾的一代人。
记者:与60后、70后的对比是这样,那么,您如何来对比80后与90后呢?
王学颖:用80后的话来讲,90后要比他们幸福多了。 90后的父母大都是60后和70后,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比80后的父母更讲究方法,同时他们又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观念更新,思想更自由,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更少,生活态度更自信、更积极。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我相信他们这些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发展得更好!(记者/高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