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审判答疑24小时在线
“闫法官你好,我院有个涉外案件是通过高院送达的,好几个月了,审管办要通报我们案件审限拖得太长,现在该怎么办?能不能公告送达?”一位基层法院副院长打来电话。
“院长您好,这个送达是通过什么途径送的,司法协助还是外交送达?涉及哪个国家还是涉港澳台?高院外事办转递到对方国家的相关部门是什么时间……”
因涉外案件程序上的复杂性,像这样的涉外审判相关问题的电话咨询,闫伟一年要接近百个。她的办公电话、手机随时在线。她总是专业、耐心、细致地回答中级、基层法院在涉外审判实践中遇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当事人是美国人,能不能邮寄送达?”
“当事人的丈夫是外国人,他旁听案件需要怎么报批?”
“能不能到国外执行?”
为了准确答复,她总是细心地将各种问题记下来,反复查阅资料、慎重思考后再回复,并详细指出法律依据的出处,将每一次答疑解惑当作一次业务指导。
几年下来,咨询的各种问题她已记了厚厚一本,比如我国与哪些国家存在司法协助协定、加入过哪些国际公约、哪些国家接受对当事人邮寄送达、我国与哪些国家在判决认可与执行方面曾有先例、外国当事人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如何审查、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怎样办理、限制外国人出境的程序规定等。
经过归纳整理、再认识、再学习,她对涉外审判程序性问题练就了在线答疑的专业本领。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正当程序及法治理念灌输到自己和下级法院办案法官的头脑中。”闫伟认为自己有做好这项工作的义不容辞的使命感,“涉外审判法官的业务能力,尤其是涉外审判程序的正当性,直接关乎当事人对我国涉外司法形象的评判。”
湖南地处中部,经济外向性较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一些中、基层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经验较为欠缺,业务指导尤为重要。
闫伟根据审判指导经验,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涉外案件统计表,对全省法院涉外案件类型、涉及国家或地区、是否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及外国法院判决等重要指标进行统计。
在每季度搜集统计表格的过程中,闫伟就曾发现有中院在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或外国法院判决时没有报备。她及时提出并指正,并对中院报送后的案件提出了审查意见,向其进行了法律适用方面的业务指导。“这次办错了给他们指出来,他们以后就知道如何办这种案件了。”
统计表的使用,让闫伟对全省涉外审判动态了然于心。“表格的设计是边用边改进,通过对重要数据的统计提高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统计数据为支撑,她撰写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省涉外商事审判工作的新特点及新对策》、《湖南外商投资法治环境》、《“走出去”企业面临的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法律风险分析及应对》等多篇调研报告,被最高人民法院和相关部门作为调研湖南法院涉外审判工作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