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在国门站工作很自豪”
本报北京2月7日电(通讯员李德勇 记者周伟)2月7日,赵杰和往常一样,上午9点钟就来到阿拉山口站国际联运大厅,操着一口流利的俄语与哈方铁路工作人员检查票据、办理货物交接。
29岁的东北小伙儿赵杰2008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学俄语的他如今是阿拉山口火车站的一名翻译,负责将一张张往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货票翻译成中文,进行货物交接。作为“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是陆路通往中亚及欧洲的枢纽,在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学的是俄语,这里能发挥我的特长。”赵杰说,因为对翻译工作的热爱,他毕业后来到了离家4000多公里的阿拉山口站。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赵杰主动要求到与中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站工作,承担中哈两国铁路运输往来贸易货票的翻译工作。
国外的工作紧张而忙碌,赶上运输高峰期,赵杰常常彻夜不眠地翻译货票:数量、名称、品类、地址……这些重要信息一旦出错可能会造成两国间贸易沟通出现问题。一开始,日夜颠倒的工作也曾让他疲惫不堪,但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即使忙到深夜,依然反复核对,确保翻译准确无误。
工作6年,最让赵杰难忘的就是2013年通过阿拉山口站选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俄罗斯留学的经历。“出国让我接触到了很多语言方面的人才,互相交流讨论,对提高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1年的留学生活提高了赵杰的俄语水平。
离家4000多公里的赵杰也想念家乡的亲人,每两天给家里打个电话是他的“必修课”。“妈,放心吧,这里跟咱家那疙瘩一样,我在这里挺好的。”听到家人熟悉的声音,赵杰常常会忍不住落泪,但在电话中,他不会让家人觉察出异常。
来阿拉山口站至今,赵杰只回过一次家。“本来打算春节回去的,这段时间口岸过货量大,缺翻译,等到过完年再回家看父母吧。”赵杰说,他已经将买好的礼物寄了回去,“过年时在电话里拜个年就好”。
“咱们国家现在开了好多趟到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很多都要经由这里出境,我感觉责任挺大。”看到一趟趟货运列车在自己的手中办理过货、交接,从这里走出国门,赵杰说,“在国门站工作真的很自豪。”
搭往柏林的爱情便车 | 2010-05-19 |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毛岸英 | 2010-05-19 |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毛岸英 | 2010-05-19 |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毛岸英 | 2010-05-19 |
我为什么选择学中文 | 2010-05-19 |
凤凰传奇超越刘德华 火遍越南新歌被翻唱 | 2010-05-19 |
奋战在中国石油一线的身影(一) | 2010-05-19 |
鲁迅曾称应学一门“西语” 因欧洲有更多经典 | 2010-05-19 |
76岁杨德友一年出版译作7部(图) | 2010-05-19 |
顾锦屏:甘为真理付韶光(组图) | 2010-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