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库丽仙·热夏提:“我在三尺讲台上证明了生命的意义”
//www.workercn.cn2015-03-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物检索】库丽仙·热夏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中心小学教师

  【讲述】1990年,18岁的我从新疆阿勒泰师范学校毕业。我想,生活应该因为知识而变得越来越好,要让乡亲们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我放弃了在县城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较偏僻的喀拉玛盖乡顶山牧业寄宿制学校任教。

  顶山学校距离县城80公里,离喀拉玛盖乡17公里。第一次花3个小时骑自行车到那里时,眼前的景象把我惊住了:教室就是两间泥土盖的草屋,房顶到处漏光,墙壁四周都有破洞,地面坑坑洼洼,窗户和门是用破毡子钉的,所谓黑板是用墨汁在土墙上刷出来的,桌椅大洞小洞、缺胳膊少腿……一瞬间,我的热乎劲儿凉了半截儿。就在这时候,教室里十几个抹着鼻涕的孩子微笑看着我大声喊着“老师好”!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让我再也难以离开。

  初来乍到的我,直接找到校长,一股脑地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把近两年流失的学生全部找回来;制定上课考勤制度,解决学生上课拖拖拉拉,甚至经常不到校等问题;开设音乐课。这些想法都得到校领导采纳。

  那是一个深冬,为了寻找辍学学生木拉提,我冒着鹅毛大雪,顶着呼啸的北风,赶往17公里外木拉提的家中。当我终于做通家长的工作,往学校赶时,却发现雪越下越大。5个小时过去了,我的手和脚都冻得肿了起来,身体也慢慢僵硬,呼吸急促,头开始发晕……幸亏校长和老师们及时赶到,我才能平安返校。

  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课,我要去县城学校取经。每次都要起大早去搭路边拉牲畜的车到喀拉玛盖乡,再搭车到县城,这样往返一趟要用去一天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组织编排的“喀拉骄勒尕”哈族舞蹈已普及为阿勒泰地区中小学校的课间操,使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2004年,我担任了顶山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学校编制了“安全、生活、健康、环保”等教育手册;组织教师编写“我的教育故事”等,增强教师自主研讨、自发学习的积极性,还开设了绘画、舞蹈、合唱、乐器、手工、写作、足球队等兴趣小组。2005年以来,共有180名学生获得国家、自治区、地区等奖励,15名教师获得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等优秀指导教师奖。

  顶山学校是一所哈语学校,几乎没人会说汉语。我提出要在学校开办“双语”课,带头学汉语,把汉语拼音写在纸条上,吃饭、睡前的时间都在看,并坚持朗读汉语报纸和书籍、看汉语报纸杂志,遇到教师们就教他们几句。教师们被我的热情感染了,也纷纷开始学习汉语。我还设置了汉语培训班,专门邀请汉语老师辅导。现在走进校园,学生们都会用流利的汉语打招呼了。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天大的事。喀乡九队有一位86岁高龄生活困难的汉族老人刘小云没人照顾,每年看望慰问她已成为我十余年生活的一部分。与兄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与邻居村的汉族、回族群众共同欢度古尔邦节、肉孜节、春节,也成为我们十余年持之以恒的活动。如今,民族团结教育已是我校的必修课,还建立了民族团结模范科室、模范班级,并创建了县级民族团结模范单位。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教师,我用人生最美丽的25个春秋,在辛勤耕耘的三尺讲台上证明了生命的意义。每当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我就能感到自己是最有成就感、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