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陶德麟:笔有雷鸣道不孤(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1-21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陶德麟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王斯敏摄

1978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的《唯物辩证法大纲》(资料图片)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工程实施近十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为之忘我投入、鞠躬尽瘁,尽显坚定信仰与火热襟怀。工程首席专家陶德麟便是其中一位。自从青年时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便在这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上辛勤跋涉,不断摘取真理的硕果。通过他的人生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资深理论工作者的上下求索、不懈探寻,也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感召世人、催人奋进的恒久光辉。

    陶德麟的哲学人生,每个节点都充溢着胆识与锐气——

    24岁,初涉哲学便锋芒崭露,撰文批评前苏联哲学家的权威著作《简明哲学辞典》,向苏联哲学教条主义发起有力一击;

    47岁,历经磨难后信念弥坚,积极投身反对“两个凡是”的理论斗争,“顶风”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用一篇篇旗帜鲜明、论述严密的文章持续发声,在讨论中占据重要一席;

    82岁,年至耄耋却思考日深,融毕生思考入一篇短文,呼吁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一切判断和措施都交给人民群众的实践去检验”,引发了湖北社科界乃至全国的热烈讨论,其效应一直延续至今。

    “笔有雷鸣道不孤”,这是多年老友、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对他的评价。

    得遇恩师露峥嵘

    “搞马克思主义的人要有坚持真理的品格,不能像摆摊的小贩,天晴把摊子摆出来,下雨就收摊子。”

                                        ——恩师李达的话,影响了他一生

    1953年,一个寻常春日。青年陶德麟迈进屋子的脚步,忐忑而凝重。

    屋中一榻,一病弱老人半躺于上,清癯的脸庞因高烧而显憔悴,双眼却清亮有神。见到陶德麟,他招手示意年轻人坐在身旁,开始了一场决定了陶德麟人生走向的谈话。

    这一年,是李达就任武汉大学校长的第二个年头。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他有着多病之躯盛放不下的宏图伟志。他对马克思主义各个领域都造诣精深,但最关心的还是哲学。他需要一个年轻而得力的助手。多方考察后,即将毕业的陶德麟成为最佳人选。虽然这个年轻人读的是经济而非马哲,但表现的资质令李达青眼有加。此番找他前来,便是特意商谈此事。

    要不要改换专业?这对陶德麟几乎不是问题。他早在中学时期就涉猎过一点哲学,进大学后又精读过李达的哲学名著《社会学大纲》,还硬啃过《资本论》第一卷,学习笔记便是明证。

    陶德麟当即表示服从安排。欣慰之余,李达以父辈的深情与他倾心长谈。

    “搞马克思主义的人要有坚持真理的品格,不能像摆摊的小贩,天晴把摊子摆出来,下雨就收摊子。”话语像粒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

    从此,李达有了一个得力助手,哲学园地多了一位辛勤的躬耕者。

    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学中外哲学史,以哲学眼光考察现实……一种奇妙的感觉在陶德麟心中升腾着。他感到,很多曾困扰自己的“问号”逐渐变成了“惊叹号”——

    他的父亲,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参与者,后因保护被通缉的共产党员、力主国共合作抗日而不见容于当局,愤而退出国民党,五十多岁就困厄病逝。父亲在追求什么?自己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告慰其英灵?

    他的少年时代,热血善思,常在周记中抨击时局、探寻民族之出路。胡适讲演《两个世界,两种文化》,他如饥似渴去听,却对其政治观点很不满意。但,其谬误何在?什么样的理论才能擦亮这双苦苦寻找的眼睛?

    现在,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了他批判的武器,照亮了他苦心求索的那条道路。

    1955年夏,陶德麟写了题为《关于“矛盾同一性”的一点意见》的论文,投给《哲学研究》。翌年2月,文章刊发,立时引起轩然大波。

    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篇“大胆”的文章——

    批判锋芒直指罗森塔尔、尤金合著的《简明哲学辞典》,两位作者皆是前苏联的科学院院士。在那个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年代,此举无疑是挑战权威。

    《辞典》中“矛盾同一性”的释文把“同一性”定义为事物、现象同它自身相等、相同的范畴,断言生与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战争与和平等根本对立、相互排斥的事物之间没有同一性。陶德麟明确指出这种观点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言论固然正确,却并非人人敢言。

    事实很快证明了他的批评是对的——1957年1月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肯定了此观点;1958年6月24日,毛泽东邀集一些学者,专门谈论此事。《辞典》的作者也接受了批评,在再版时对“同一性”的条目作了原则性修改。

    牛刀小试,一鸣惊人。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