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朱振彬:沉默的“书医”(组图)
//www.workercn.cn2015-04-21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2.大战“酥皮点心”

  1983年春,朱振彬出师回到国图善本组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开始接触真正的善本。

  那时候,朱振彬的工作间就在北海公园隔壁的国家图书馆旧址。优美的外部环境,与朱振彬桌案上的一番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工作没多久接手修复的一批彝文书,由于曾经的保存条件不好,书上沾了不少动物的排泄物,时值盛夏,刚一打开书卷,骚臭味儿就扑面而来。明代《阙里志》纸张已经絮化,一打开书卷就往外飞毛毛,恰逢天气炎热没戴口罩,朱振彬和几位同事全都中招,不停打喷嚏,还长了一脸红疙瘩。

  虫蛀、鼠啮、火烬、脆化、酸化、粘连、絮化……古籍所患的疑难杂症,每一种都不好对付。酸化的,得采取酸碱中和的办法,把古籍的书叶泡在碱性溶液里;粘连的,得给古籍包上皮纸和毛巾,上竹屉蒸笼上蒸熏,让纸张间的墨汁和水渍慢慢化开。所有病症的治疗中,尤以絮化、脆化最难。但凡得了这两种病,古籍的书叶就像“酥皮点心”一样,摸不得碰不得。

  198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大型古籍修复工程——《敦煌遗书》修复正式启动。1991年,修复工作真正开始。那时候,国图的老一辈修复专家均已退休,朱振彬和四五个年轻同事就成为修复主力,大战“酥皮点心”。

  《敦煌遗书》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一批书籍的总称,包含了2世纪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总数约5万卷。它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内的万余卷是镇馆四大宝之一。由于藏量巨大、年代久远,《敦煌遗书》的修复只能以抢救为主,重点修复那些“病入膏肓”的书卷。这其中,纸张采用竹纸的古籍,常常会脆化为很多细小的碎片,有的寸许,有的也就大米粒儿一般。这时候的朱振彬俨然拼图能手,把古籍拆开,小心翼翼揭开每一叶,兜住它的碎片,再耐着性子,付出几倍于普通修复的时间,把这些碎片拼正确。

  拼好之后,要用毛笔和特制的糨糊进行“微相入”。朱振彬所使用的“微相入”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也就是说,书有了损坏,出现了裂口、裂缝,把纸简单地剪成方块去补书,书叶一般都会出现蜷缩现象。补过的地方形成瘢疮状,又厚又硬。这样的补丁对于书是有损害的。撕些像韭菜叶一样薄的纸用来补书,只使书叶破口边缘和补纸边缘微搭上一点,近似于没有什么搭界一样。如果不是向着光亮把书拿起来看,大致是看不出衬过的。

  每每到这一步,朱振彬的工作间里都安静得仿佛时间静止。他浑身肌肉高度紧张,拿起充当“手术刀”的普通毛笔,蘸上比米汤还稀的糨子,待笔尖不滴糨子时,才轻轻点在碎纸片的边缘,牵引着碎片和书叶之间的毛茬轻轻搭上。这时候,下笔稍微重一点,碎片就粘在毛笔尖上不肯下来,再一提笔,干脆就彻底被从古籍上揭走,损伤书籍。下笔轻了,碎片和书叶之间搭不上,一拎起来碎片掉了,又得重拼。

  还有些古籍采用的是皮纸,皮纸的纤维略长于竹纸,老化时形成的“酥皮”并不会断裂成一个个碎片,而是纸张的纤维异常稀疏,絮化得就像豆包布,叶面上的字迹也都走样变形。给这样的书叶做“微相入”时,每一次操作的空间还不足一毫米。“致力于毫芒微渺间,真有临渊履冰之危,稍有不慎就将对书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朱振彬说,此时成败的关键就是经验。“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朱振彬心里一直有个底线,凡是自己没有十足把握时绝不下手修复。为保万全,他变得越来越要求完美,越来越注重细节,这渐渐改变了他的性格,让他越来越沉浸在自己与书的世界中,更加沉默。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