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病人减轻痛苦,我在享受心灵中最美好的部分”
在出门诊的十几年里,赵红艳总结了一套看病方法:医术+艺术。医术就是用最少的花销给病人看好病;艺术就是读懂患者心理,说让患者能听进去的话、能接受的话。
去年7月,50多岁的张女士专门从天津塘沽赶来就诊。她的症状是腹痛、从胃里反流食物,大便次数和量都比较少。以往诊断都是“胃病”,治了好几年都时好时坏。
赵红艳诊断后跟张女士说:“大娘,我认为您不是胃病,很有可能是肠梗阻,您拍个腹平片看看。”
张女士一听就急了:“别欺负我们老百姓不懂医,让我们查这个查那个,花冤枉钱。我不是在你一家医院看过,很多专家都说我是胃病,你就给我按胃病治。”
“大娘,我认为您肠梗阻的可能性很大。”赵红艳说,“我跟您打个赌,您去拍个腹平片,要不是肠梗阻我给您出检查费,行不行?”
被赵红艳的真诚打动,张女士将信将疑地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看到结果,张女士流下了眼泪,“这些年罪受得呀,今天可找到病根了!难怪别人都说你看病准,俺今天算是见识了。”
2012年初秋的一个深夜,熟睡的赵红艳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是赵医生吗?”电话另一头是一个焦急的陌生声音。
“我叫魏齐,以前找你看过病。我母亲突发心梗。”赵红艳一听,匆匆穿上衣服,坐着轮椅,和邢斌一同往医院赶去。然而魏齐在医院交押金的时候,才发现钱没带够。看见魏齐急得团团转,赵红艳二话没说,就让邢斌回家拿1万元垫上。
魏齐并不知道,虽然工资不高,赵红艳上班身上都带着1000块钱,这是她专门为贫困患者设立的爱心救济金,遇到看病钱不够的,就会主动帮他们垫付。患者来医院看病遇到路不熟的,她就用自己的电动助力车驮送患者。她自己本就需要照顾,却定期到敬老院义诊,到SOS儿童村看望孤儿。10年来,她用微薄的工资为患者垫支医药费近万元。
重回岗位后,她接诊13余万患者,没出现一次投诉,患者满意率100%,是医院收到感谢信和锦旗最多的医生。许多患者都把她当成朋友,看她中午不能按时吃饭,有的患者打车给她送一碗热面条,有的患者四处帮她寻找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偏方,把药配齐给她送来……
“很多人都说病人需要我,其实我更需要病人,为他们减轻痛苦,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我是在享受心灵中最美好的部分。”赵红艳说。(朱虹)
满族妈妈和她的14个藏族孩子 | 2009-06-14 |
孝老爱亲模范扎西白珍:因为有爱 永不言弃 | 2009-06-14 |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 2009-06-14 |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 2009-06-14 |
杨力:满腔热血为患者 无私奉献写人生(图) | 2009-06-14 |
杨爱莲:心底无私天地阔(图) | 2009-06-14 |
侯金林:为亿万肝病患者谋福音(图) | 2009-06-14 |
杨耀洲:人民的健康卫士(图) | 2009-06-14 |
刘志刚: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图) | 2009-06-14 |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的改革心路:拨亮患者心... | 2009-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