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我们是杏林义工(图)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松江杏林义工们用心为群众服务。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每次服务后,当患者警惕的眼神转化成会心的微笑,人和人之间放下戒备、建立信任,这时候杏林义工们最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在自助机上挂号付费,可以帮你节约看病时间。”“是来做胃镜检查的吗,吃过早饭了么?”“您要做急诊CT?我带你去。”

  每天清晨7时半,松江区中心医院一支特殊队伍准时“上班”了。

  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工。她是退休老人,他是大学生,她是“全职妈妈”,他是都市白领……披上一件“绿马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杏林义工”。

  门诊大楼里、挂号收费处、药房窗口外、儿童病房内,到处都有这一抹“绿色”。几年里,有人坚持留守,有人不舍离开,有人慕名而来……“绿马甲”们虽不懂救死扶伤之术,却以一颗热心和善心,温暖着每位需要帮助的患者。

  他们,打的是一份零报酬、却爱心满额的工。

  他们是医院里的“宝贝”

  “崔阿姨啊,你快点好起来,大家都想你了。”59岁的崔帼珍接到医护人员电话。她因为生病,有几天没来医院了。一眨眼,崔阿姨在医院做义工快4年了,她成了他们口中的“老宝贝”。

  急诊CT取片室等候区里,崔阿姨踱步巡视,一双眼睛不停地向急诊大厅通往取片室的走廊打量,她瞬间就能从患者神情判断出对方是否需要帮助。

  一名年轻女性匆匆从走廊走来,手中拿了几张单子,一脸茫然地张望着。崔阿姨快步迎上前:“是取急诊报告片子吗?来,这边登记。”“崔阿姨啊,一上午就没停,她太敬业了,有了她,患者少跑好多冤枉路。”放射科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说。

  2011年6月,时任松江区岳阳街道百姓义工为民服务中心理事长的吴晖,巧遇松江区中心医院党总支书记俞华。俞华提议,门诊患者越来越多,光靠医护人员很难维持秩序,能否从百姓义工队伍中抽些人,为医院组个义工团队。两人一拍即合,首批32名“绿马甲”上岗了。

  杏林义工团队中,有一批像崔帼珍这样的“老宝贝”。“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帮忙挺好的。”68岁的万小云是松江荣乐小区居民,到区中心医院看病后,认识了“绿马甲”,受到感召,也跑来做了一名义工。退休前,万阿姨是幼儿园老师,心灵手巧的她有时在儿童病房帮孩子们折手工,有时又捧着一盒工具,风风火火赶去给住院老人理发。

  “是不是找不到B超室?”在门诊一楼,万小云发现一名患者绕了一圈,又回到楼梯处,手里拿着一张B超预约单。“你喝过水了吗?做B超前最好喝上一杯水。”万小云领着患者去义工办公室,给她端上一杯温水。

  “大姐姐还有多久来呀?”儿童病房里,7岁的小奚不停问外婆,两眼不时望向门外。小奚等待的大姐姐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校的大一学生康丹丹。每天下午,东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轮流来当义工,在儿童病房陪护。

  康丹丹一到,小奚铺好了飞行棋盘,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掷骰子玩得不亦乐乎。病房里整齐地摆放了一盒盒画笔、积木。一个文件夹里,夹满了五彩缤纷的画,蔚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梦幻的太空……小朋友出院前,总要把这些心爱的画送给义工哥哥姐姐们。

  在医院呆的时间长了,为了让就医流程更顺畅,义工们想出了一些好点子。医院的急诊室与腰椎治疗室在同一地点。秩序混乱时,医生桌子前常围满了患者,抱怨、争吵声不断。义工们自己制作号码牌,发放给患者。就这样,医生在诊室里看病,他们在诊室外维持秩序。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