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从警近30年,曾是叱咤风云的刑警,常常出生入死,维护公平正义。6年前,他从刑侦岗位走进社区,成为一名天天与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的社区民警,每天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求助服务。他是孙道敏,现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雄州派出所龙津责任区社区民警。从刑警到片警,他卸下荣耀光环后,在鸡毛蒜皮中开始了新的追求。从“心”出发,他自创纠纷调解“六法”,成功处理数千起矛盾纠纷。
用“心”服务,老孙自创调解“六法”
“老孙,我家儿子又闹腾了,你赶紧来帮忙劝劝。”7月2日晚上,准备上床休息的孙道敏,接到了龙津社区居民老李的电话。“行,你别急,我马上来。”挂了电话,他赶紧穿上衣服,踏着夜色出门。
老李今年70多岁,为了养家糊口,在家开了个棋牌室供邻里消遣娱乐。说起来,这老李也算是孙道敏的“老主顾”了。因为李家儿子虽然已经40多岁了,却因为智障,时常为了讨要零花钱在家里闹腾。老李上了年纪,对儿子束手无策,每次都只能打电话给孙道敏。由于李家儿子语言表达有障碍,每次都只能用笔写来沟通。“我写得不能深奥,他写的我又得猜。”孙道敏说,刚开始,为了协调父子俩的矛盾,一个记事本边写边撕就没了。后来相处多了,彼此间建立了信任。现在,李家儿子也就认孙道敏,只要“孙哥”一到,他就消停不少。虽然派出所每天上午上班的时间是9时,但老孙却总是7时30分准点到警务室。
“社区的居民都习惯一早买菜后到警务室里坐坐,边说边聊,有的咨询业务,有的讲述诉求,双方有纠纷矛盾的直接到警务室等我调解。”老孙虽然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但精力很充沛。一般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居民的诉求,然后老孙去所里上班,但已经将心深扎社区的他,只要一把所里的事情忙完就会“不自觉”地回到警务室。
“说心里话,只要一到警务室整个人都来了劲,特别是我进社区开展治安防范宣传、纠纷调解的时候,我都可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也许,老孙天生就是干社区民警的料。自从6年前,孙道敏走进龙津社区警务室,他不知接待了多少像老李夫妇这样上门求助的。无论是上班期间,还是节假日,有时甚至是夜里,孙道敏都会接到各种求助电话。
虽然纠纷调解占用了孙道敏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他从不嫌麻烦。每天晚上到家,躺在床上,孙道敏在脑子里都把白天遇上的矛盾纠纷过一遍。用“回头看”的方式,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寻找合适的处理方法,以及一些纠纷处理中的不足。看到同行有好的处理办法,他也积极讨教。就这样边实践边总结,孙道敏自创了一套调解“六法”:树公心,以静制动;放宽心,聆听倾诉;做细心,深入调查;有耐心,锲而不舍;秉诚心,制造台阶;用爱心,真情温暖。正是这套“秘诀”,让孙道敏逐渐成为社区有名的“调解能手”。张家长、李家短的,都愿意找他评评理。
一次失败的调解,激发了老孙的好胜心
在孙道敏的桌头,记者看到了10多本工作笔记,分门别类地记录着数千起矛盾纠纷,涉及商业、邻里、家庭等方面。每起纠纷后面,都清晰地记录着事件起因、协调方法和存在的不足。这些都是他亲手处理的事件,别看他现在调解矛盾得心应手,刚到社区时却是另一番模样。
2009年初入社区,孙道敏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以前,我总觉得作为警察就得抓坏人、破大案。”早前当刑警时,为了打击犯罪,他顺藤摸瓜,线索一追到头;跋山涉水,全力缉捕犯罪嫌疑人。然而,从刑警岗位走下来,与他面对面的换成了普通老百姓,巨大的角色转换,一时间让孙道敏手足无措。
2009年8月23日,是孙道敏第一次上门协调矛盾的日子,至今他都记得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日期。刚进门,一只拖鞋就向老孙飞了过来。“幸好当时我躲闪得快,要不然直接砸在我脸上。”老孙提起这事还心有余悸。惊魂未定的老孙还没开口问情况,吵架的夫妻一方指着孙道敏的鼻子骂道:“你们这些警察,平时见不到人,现在我们夫妻吵个架,声音大一点,你们就来,来干什么啊?这是你们警察该管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