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走近“互联网+”孕育的新蓝领
//www.workercn.cn2015-10-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心理上觉得自己被需要”

  39岁的杨勇,从四川来北京打工已接近十个年头。

  一年前,她路过北京CBD那些大大小小的写字楼时心里还会嘀咕:这么高档的楼里面是干啥的呢?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进去走走?

  如今,每星期杨勇都会进去转几次。

  这一变化,源于杨勇去年11月的一次选择——加入一家名为“点到”的中医上门推拿按摩平台。客户下载“点到”应用程序,选择服务项目或者心仪的技师,下单预约时间和地点,技师就上门进行按摩服务。

  网络平台显示,杨勇的个人认证上写着“高级保健按摩师”。在资格认证一栏,可以看到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颁发给她的高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她的许多客户,都是写字楼里的白领。

  此前,杨勇在老乡的按摩院做了8年技师。那时,她从餐馆打工妹转行而来,没有系统学习过按摩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她和其他技师一起蜗居在10平方米左右的按摩间,晚上12点开始工作,凌晨2点下班,有时候还要通宵值班,熬夜是家常便饭。一个月可以休息两天,不能多请假,刚入行见到男性客户还会觉得紧张,甚至有时会遇到“不规矩”的客户……

  后来,她辞去按摩院的工作。待业时,她偶然在网上看到“点到”招聘广告,明确要求应聘者要有按摩资格证。杨勇于是开始报名、学习、考证……随后,她将自己的手艺“挂”上了互联网。

  这一“挂”不要紧,杨勇发现自己的生活着实发生了些变化。

  首先,多劳多得,应有的报酬更丰厚了。之前在按摩院,她收入本来就不多,还会被公司抽成50%以上。如今“互联网+”模式下,公司对她们的抽成只有20%。杨勇说,她现在平均每天接四单,80%的钱自己拿,“收入增加了一倍”。

  其次,工作时间更自由了。哪里有活,直接接单约好就过去,不用每天固定坐班,也不用熬夜。

  更重要的是,她对生活的体会和认知也有些不一样了。之前,杨勇对互联网知之甚少。现在,她又多了一个去国外旅游的梦想,而她的手机上,也多了一些时兴的应用程序,平时除了接单,没事和朋友聊聊天,上网看看新闻和趣事。

  她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的工作让她明白了“技术立身”的重要性。原来自己技艺不精,按摩也不针对病灶,还要靠推销消费卡分成,难有职业成就感。而现在经过系统严格的学习,自己更加专业,针对病灶进行保健理疗,对客户健康更有助益。曾有位客户由于脊柱压迫神经造成腿部麻木,5个月的按摩理疗后,已经不再麻木。“心理上觉得自己被需要,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杨勇说。

  此外,不断地奔走于不同客户之间,也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