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泥腿子山医刘瑞忠:救命,不分时辰(图)
//www.workercn.cn2016-02-16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现学现卖”

  第二天,放心不下的刘瑞忠再次登门催促:孩子的命,你还要不?母亲这才怀抱婴儿去了北京儿童医院。

  从北京六院培训回山村,刘瑞忠挎上药箱,走路脚底板像长了根,心里似乎多了一份胆气。

  头疼感冒化脓消肿,开个药方不是难事。遇到疑难杂症就得拜医书为师,现学现卖。那一天,一位年轻母亲怀抱才出生20天的婴儿,疾步闯进医务室:刘大夫,您快给瞧瞧,这孩子咋老是吐奶呢,喂一回,吐一回,快10天了,小脸抽瘦得成核桃皮了。刘瑞忠看看蔫秧儿似的婴儿,思索着:莫不是呕奶?便对母亲说:你喂奶,我瞧一瞧。母亲喂完奶,婴儿并没有呕。刘瑞忠说:孩子没大事的,回去吧。母亲抱着婴儿出了门,过了不足20分钟,又抱着婴儿急火火地跑回来:刘大夫,孩子又吐了,您瞧!刘瑞忠看看,母亲胸襟还挂着白色的乳汁呢。

  婴儿到底患的是啥病呢?

  母亲怀抱着婴儿走了,婴儿的病却缠在了刘瑞忠的心尖上。晚上,他睡不着觉,坐在灯下翻医书,找答案。呕奶,呕奶……小小的婴儿就像躺在自个儿的怀里呕吐着,眼前浮现着母亲焦虑的面孔。翻开儿科一章,一节一节仔细看下去。他的目光终于落在“幽门狭窄”病症上,琢磨一会儿,他背起药箱就出了门。

  寂静的山村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开了门,婴儿母亲问:刘医生,您这么急?有急事?刘瑞忠急切地说:孩子呕奶的病因找到了,我怀疑是“婴儿幽门狭窄”,你喂奶,我再看看。母亲喂了,婴儿没有马上呕奶,过了20分钟,婴儿连哭带吣地吐出来,还有宿奶。刘瑞忠说:明天,你就抱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吧,不能再耽搁了,这病要必须手术的。母亲疑惑地望着他:有那么严重?刘瑞忠急脸说:不去,会耽误孩子的命,天亮就去,必须的。临出门,他还再三嘱咐。

  可是,婴儿母亲没有去。第二天,放心不下的刘瑞忠再次登门催促:孩子的命,你还要不?母亲这才怀抱婴儿去了北京儿童医院。

  大夫确诊说:婴儿再不手术,狭窄的幽门堵塞食物进入肠道,喂多少,吐多少,真会要婴儿的命。

  如今,这婴儿已长成了壮实的男子汉。

  又一天,一位年轻人进了医务室:刘医生,您看——看我,手咋——没有劲儿呢?刘瑞忠发现他语音也变得含糊不清。再看他的手掌,抽缩乏力。一时拿不准是什么毛病。晚上,他翻开内科手册,对症查阅,蛐鸣伴静夜,一查就是整宿,目光终于定格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一节。第二天早晨,他登门,眨巴着红眼,对年轻人的病情再次检查,告诉他可能患的是“运动神经原病”,建议他去北京医院确诊医治。

  救命,不分时辰

  这个没有村医的百户山村,村人纷纷索要他的电话号手机号,记在小本上,怕丢喽。刘瑞忠下保证说:我24小时开机,铃声响,人必到。

  身为山医,分不得时辰,分不得昼夜,药箱就搁枕边,星夜出诊,成了常规。1974年一个寒冬之夜,睡得正香甜,突然,啪啪啪急切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他一骨碌起床,急速穿裤穿袄,背药箱就出了家门。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处于休克,再迟一步,就会被煤气夺去性命。开窗通风,输液。待患者脱离危险,屋里忽然有人喊了声:刘医生,你的裤子!刘瑞忠手一摸,这才发觉,慌忙间,棉裤前后穿反了。

  牛角峪村钻在山沟里,离上镇村翻沟过岭有十余里。那年,一位年轻人从树上摔下,造成脾破裂。去一家大医院急救,开腹切脾,却又见肝脏有病变,确诊为肝癌。鼻饲、导尿、胃肠减压、引流,上下插了一道道管子,送回了家。家属跑来请刘瑞忠,刘瑞忠看了已被宣判不久于人世的患者,迟疑着。

  家属心急,喊:刘大夫,您是人医,还是兽医?要是人医,就该救人救命。恶症就当缓症治,危人就当好人医,我们信你!一席话说得刘瑞忠心动,放下药箱,说了句:我是医生——尽职!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他看过医院诊断书,给命悬一线的患者切脉,观气色,对家属说:他若醒来,千万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他天天爬梁过岗进村,直到第五天,病人竟能进流食了。就像与病魔较量,打了一场胜仗,他信心满满。终于有一天,他再次切脉,低声对家属说:病人可能不是肝癌,许是误诊——眼神溢含自信。

  大医院再次来确诊,证实刘瑞忠的诊断是对的。家属说他是神医。他说:错,错了,是我一丝不肯放弃,救了病人性命。顿时,刘瑞忠在山乡出了名。这个没有村医的百户山村,村人纷纷索要他的电话号手机号,记在小本上,怕丢喽。刘瑞忠下保证说:我24小时开机,铃声响,人必到。

  2000年夏,一天夜间,下起大雨,电话铃突然叫起来,刘瑞忠起床接听,传来一位老人嘶哑的声音:我是牛角峪的,70多岁的老伴胸口疼,难喘气,忍不住——刘瑞忠知道,这是一对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老人家里没有安装电话,定是冒雨跑到街坊家打的。妻子心疼,低声说:这么大的雨,山路又黑、滑,还去?窗外雨滴砸地啪啪连片响。刘瑞忠半天不语,皱紧的眉头慢慢放开,吐出一个字:去!背起药箱冒雨出门了。摩托车难骑,就推,脚下打滑,就踩石缝子,摔倒了,再爬起,到了牛角峪,全身泥水淌流。确诊老太太是慢性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一番对症治疗,老人病情稳定。这时天已大亮。

  他连续跟踪医治四天,直到老人康复。

  山里人身板结实,小病,几片小药,扛扛顶顶就过去。出村救治,就很明了,这病了不得。这时候,更显出医生的责任重大。

  一位年轻人严重烧伤,生命垂危。刘瑞忠做快速处理,说:犹豫不得,争分夺秒救命——去北京医院。重度昏迷的病人被抬上车,家属泪眼汪汪,眼神盯在刘瑞忠脸上,仿佛在说,患者的命就攥在他掌间,分明盼着他随车护送。刘瑞忠心咯噔地一跳,随步跟上车,握住患者的双手,跳动的血脉好像能够给他镇痛减痛,一丝一厘也好。直跟随至北京医院。忙了一夜,水都顾不得喝一口。

  一位村妇,一时怄气,喝了盐卤,送下山的车难寻,刘瑞忠立马按比例配备高锰酸钾水,撬口,导管,洗胃,排毒。村妇一阵子大吐,捡了条性命。刘瑞忠仍不放心,再次寻车,跟随下山。有他在车上,家里人不安的心好像有了主心骨。

  村医院转为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后,身穿白大褂,甩了泥巴,可甩不得“泥巴魂”。初时,按8个小时上下班,引起村民不满。刘瑞忠及时向镇卫生院反馈,改为一天24小时“全天候”轮流值班。时隔不久,两位老医生退休,四人仅剩下他和马大夫二人,一如既往,忙得脚前连脚后,饭难吃觉难睡。可是,再忙,跟车转护,从不中断。他们成了山村患者最信赖的“天使”。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