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毫发之间的广阔天地
——记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张新停
工作中的张新停
他是一名技校生、普通钳工;他能用钻床在气球上给白纸钻孔、能在生鸡蛋上钻孔蛋清不溢;他不到 30岁就成为技师,十几次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技能大赛都满载而归;他是“全国技术能手”、央视“状元 360”中国超级钳工争霸赛擂主、第五届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之一;他是实至名归的三秦大工匠——
三秦·大工匠
从 1992年华山技校毕业算起,张新停在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 23年。他对技术的孜孜以求,缘于一件 T恤。 1995年,当时的华山厂举办了一次青工技术比武,自我感觉良好的张新停心想:凭着在技校的扎实功底,好赖也会得个前三名。最终他如愿获奖——纪念奖,奖品就是一件 T恤。看着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工友取得的好成绩,张新停心里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技术一流的钳工。”在气球上给白纸钻孔
在经历了“ T恤事件”后,周围的同事很快发现,张新停变了——不再三三两两喝酒打牌,不再对工作漫不经心,不再做事浮躁了。为了实现“做一流钳工”的梦想,一向毛躁的张新停会将工件棱角上细小的毛刺用心锉掉,直到手摸上去感觉不出来为止。他开始处处向师傅请教技术,边学边干边摸索,遇到难题,他甚至走路吃饭都在想解决办法。
为了追求至高技术,就是在父亲住院期间,他坚持每天晚上去医院陪护,清晨赶回单位上班,一个多月没请过一天假。这期间医生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看着父亲忍受病痛折磨,他心疼不已,心想:“家里的事再大,也不能耽搁工作上的事情。”就这样,张新停这一年仅春节在家里住了几天,其余 350天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照顾父亲。
正是这种对技术的孜孜以求,使张新停练就了一项项绝活。“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钻头一旦打下去,就像开弓没有回头箭,位置、角度、力度都要把握得非常精准,做到心手合一,一气呵成,稍有心浮气躁,产品就报废了。作为一名钳工,张新停可以用钻床给气球上的白纸“打眼”,锋利的钻头划过,白纸开眼了,气球却依然完好无损。
尽管张新停在工厂从事的是辅助工种,但凭借着对精度的准确把握,他在毫发间展现了工匠对于技艺的至高追求。他只和头发丝比粗细
张新停所在的工厂主要是研制和生产多种型号的弹药,有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备在“ 9· 3”阅兵中的 99A主战坦克、 155自行火炮等现代化装备上。这些弹药要想达到设计要求,做到精准打击,有效摧毁目标,从各个零部件到总装完成,都需要使用特殊的测量工具来保证它们的精密度。
张新停的主要职责就是制作这些量具。没有高度精准的量具,就不会有合格的产品。
合膛规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对每发弹药进行最后的把关,只要从合膛规中通过的弹药,就能适用于所有同类型的火炮。一旦合膛规的尺寸出现偏差,没有检测出不合格的弹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张新停带领攻关小组想方设法减少各工序加工精度对装配产生的影响,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反复装配调试、修正研磨,一遍不行两遍、三遍,装了拆、拆了再装,彻底攻克了合膛规装配加工出现的一道道难题。该量规的装配调整操作法被命名为“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
增力夹具是张新停所在的分厂承接上海某公司的高新民品,产品装配完成后试验,仅能达到进口产品性能的 60%,无法满足指标要求。张新停带领徒弟对该产品进行攻关,在反复试验修配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楔形块和三角形楔块的配合是线接触,于是大胆对三角形楔块角度进行修研,使楔形块和三角形楔块达到 100%面接触,并对各工作面进行精密研磨,减小作用面摩擦力。改进后的增力夹具性能达到进口产品的 95%以上,实现了该产品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