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半夜赶回工厂抢修模具
在北京奔驰工作的这么多年,也有让刘国林很难忘的事情。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刘国林下班回到家里,正准备休息,突然公司一个电话打过来:“刘师傅在家吗?”原来是冲压车间的模具坏了,公司紧急调动休息的模具维修工回公司救急。
当晚,刘国林立即从刘家窑赶赴现场,而潘金春也从通州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刘国林和同事们拆开模具,分析原因,原来是冲头坏了,但是这种冲头没有备件,临时调配冲头需要的时间又比较长。
“不能因为冲头坏了就耽误生产,我们能修好!”面对困难,刘国林和同事们发挥了工匠精神,迎难而上,挑灯夜战进行抢修。最终在第二天上午10点修复,试生产合格后,交付生产线,保证了生产不停工。这时,刘国林才松了一口气。
最近两年,刘国林还重点攻关了模具碎屑导致的侧围板合格率不高问题。刘国林告诉记者,冲压生产中由于刀具全自动切割板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碎屑。刀具切割产生的铝屑在侧围板上形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小包,但是仪器能检测到,虽然车主使用时看不见侧围板,但这对精益求精的北京奔驰而言,追求细节到极致,显然是不可能把这样的部件放出去的。
“产品合格率不高,返工又增加了成本。”攻克铝屑的难题就交到了刘国林手中。接到任务后,刘国林带领由10名中国人组成的团队进行测试。中间用了很多方法,包括生产线上从头到尾跟踪,并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
历时8个月,刘国林查阅了大量各国资料,从刀具入手,分析得出结论,刀具切出来后不能掉渣,只能掉粉末,这样就不会硌伤部件。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后,生产出的板件质量和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4.3%。
“设备再先进,也离不开手工打磨。好的钳工影响产品品质的高低。最难的攻克了,其他就好解决了。”刘国林说。
记者采访刘国林当天,他还接到了模具生产中侧围产生褶皱的问题。对此,刘国林告诉记者,这种褶皱也是肉眼看不见,通过仪器检测发现的,模具长时间使用后有磨损,具体是什么原因还需要带领团队进一步研究,大概一周内会有结果,会尽快去解决这些难题。
教徒弟端正态度学做人
“我有两个徒弟,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刘国林说。
“锯东西姿势不对我会说的。俗话说,干不干,三分样。我要求徒弟工作态度端正,姿势摆好了,经过长时间磨练技艺自然就提升了。在做人上,我对徒弟严格要求,不能来得半点马虎。我还常常启发教育徒弟,出现问题后引导他们去解决,教徒弟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问题的出现,内涵和潜在的问题要找到,诊断出问题所在,找出毛病的根源在哪里。”刘国林说。
刘国林的徒弟跟了他两年,他是手把手地教。如今,两位徒弟已经在冲压车间成为主力。
“自己干了几十年模具维修,也觉得是一种奇迹,平凡中极致地干好一件事,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职业道德的敬业精神。一个动作做几十万次,自然是精品,骨子里透着对工作的热爱。”刘国林说。
如今,刘国林对工作追求极致,他把模具维修当成一种享受,一种成就。(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