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上乡村片警后,廖依峰案头又增加了一本新的日记。这本日记的主角是一群留守儿童
一名警察的乡村日记
中工网记者 张翀 中工网通讯员 王威 陈龙
制图:王伟伟
王威 摄
4月的武汉市黄陂区,油菜花黄灿灿的,一望无际,田野里飘散着甜蜜蜜的花香……在这片金色中,9岁的晨晨和10岁的静璇两个孩子的笑脸被“警察爸爸”用相机定格。“来,说茄子!”
这位“警察爸爸”名叫廖依峰,他所在的六指街派出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东南部,是武汉市公安局较为偏远的派出所之一。
阳光帅气,酷爱写日记的他,习惯于用日记记载了他工作的点点滴滴。2014年11月,有着7年警龄的廖依峰成为甘棠片区这片特殊片区的民警,他的案头又增加了一本新的日记本。这本日记和以往的工作日记不同,日记的主角是一群留守的孩子……
“今天,小美不声不响地跑到所里来找我,竟然还提了一小篮子土鸡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些鸡蛋比金山银山还值钱。”……
在他的日记本里,随处可以看到这种纪录,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是甘棠小学的留守儿童。
廖依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自己到甘棠社区当乡村片警后发现,辖区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生活困难,缺少父母的关爱。这位85后警察说,“我也是一位两岁儿童的父亲,关心他们只是本能。”
开在警务室里的“亲情室”
开“亲情室”的初衷源自一次执勤。2014年冬天的一个上午,甘棠社区开商品展销会,廖依峰在现场执勤。一位老奶奶急匆匆找到他,说3岁的孙子浩浩不见了。
廖依峰连忙四处寻找,还好很快在村口找到了孩子。小家伙有点感冒,两条鼻涕流到了唇边,红彤彤的脸颊裂开了一道道殷红的口子。廖依峰心疼地抱起他问道,“你的爸爸妈妈呢?”浩浩认真地回答说:“他们都去了很远的地方。”稚嫩的声音,配上这些话语让廖依峰一阵心酸。
回到所里,廖依峰和所长陈志坤谈起此事,陈所长向他介绍:“浩浩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难回来几次,像这样的孩子,咱辖区里还不少。”
“留守儿童”,廖依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么一个群体。他默默的念叨着这个陌生的词,心里很难受。“辖区里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留守儿童?”廖依峰打算弄个明白。借着社区基础信息采集的机会,廖依峰走遍了辖区400多个村村湾湾,得知这个辖区里有39名留守儿童。
要给他们建个“家”。廖依峰决心要把这群孩子管起来,他在自己的警务室里开一个“亲情室”,在里面摆上一些桌椅、各类书籍和一台可以视频连线的电脑。平时,廖依峰有空就把他们叫到这里来,教他们写作业,讲安全常识,为他们过生日,帮他们与远方的父母亲情连线,“约见”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