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孙轶:做困难群众贴心人
//www.workercn.cn2016-04-22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民政姓‘民’,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工作相系、血肉相连、感情相亲,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送到群众的身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和平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孙轶常说的一段话。她十几年如一日,在社会救助岗位上解百家忧、排千家难,当选为南市街2014—2015年度“十佳公仆”。

  因为心中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孙轶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间,常年干着雪中送炭的工作。劝业场街孤寡老人申传华的家因春寒无法居住,孙轶就多次与老年公寓协调,使老人得到妥善安置。得知申奶奶生病住院,孙轶又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老人垂危已无法进食时,她自掏腰包买来牛奶和营养品,一勺一勺地喂老人,并送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申奶奶临终前紧紧拉着孙轶的手,眼含热泪,艰难而又清晰地说:“闺女,谢谢你!”

  和平区人户分离情况比较多,为确保救助工作切实做到不错不漏,孙轶主动承担入户核查任务,夏天冒酷暑、冬天顶严寒,走遍了市内各区和城乡结合部。一次,她去北辰区何兴庄调查走访,突然遭遇大雨,道路泥泞,无处避雨,孙轶艰难行走了3个小时,当她带着一身水两脚泥,站在受访户门前时,感动得居民连声道谢。

  社会救助科主要是与困难群众打交道,工作方式也是与群众面对面直面接触。孙轶在收获了爱与感动的同时,也尝到了鲜为人知的委屈与心酸。她接待的对象中既有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患者,也有刑释解教、吸毒人员,还有精神病患者以及因期待值过高现行政策无法覆盖的上访、缠访人员。工作中,挨骂是“家常便饭”,也曾被吐口水、被打伤……面对诸多无理的谩骂打闹,孙轶始终坚持克制、换位思考,在听清、问明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讲解政策,用真心换真情,将问题一一化解。

  社会救助工作不能只合情,更要合法、合规。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救助和住房保障收入核对、财产核查等每项工作都极具政策性。孙轶严格把握政策规定,常常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五加二、白加黑”已成常态。仅2015年经她办理低保和低收入救助审批的就有211户、336人;通过复审工作,为519户低保家庭因收入、享受人口等变化情况及时办理了变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该退即退。2015年4月,她带领科室同事完成了3059户、5089人的标准上调工作,在繁杂的工作面前做到了“零失误”。

  为把工作干得更好,孙轶对自己约法三章:一是每天坚持在窗口办公,主动接待化解难题;二是每月坚持下基层,掌握基层救助工作实情;三是每月坚持入户调查核实,了解困难群众需求。她还加大基础性工作的创新力度,倡导成立了社区低保工作联合小组,形成了工作新机制;建立了管理档案,理顺了审批程序,实现了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开展三级会批制度,保证了低保审批的合格率;坚持社会监督,提高了执行政策的准确性;主动宣传低保与转介服务的联动,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