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艳芬:用泥巴培养农村孩子艺术梦(图)
//www.workercn.cn2016-06-06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偏执的“陶艺狂人”

  上周五的活动课上,七(4)班的武昕怡在做一件名为“心中的家园”的作品。她坐在拉坯机旁,顺着底盘旋转的方向,小心翼翼地拿捏出房子的雏形,再用美工刀雕刻叶片花朵,准备作为外墙装饰。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她曾住过的长满绿色植物的小房子,那里有她美好的童年记忆。

  对初学者来说,数十件作品才会有一个成功,练泥、拉坯、立坯、上釉、烧制,每一个步骤的疏忽,都会导致失败。“泥巴是会说话的,你用手指抚摸它,就能感受到它的温度,它的心情,才会有最适合它的灵感。借助工具,就听不到它们的声音了。”王艳芬告诉那些孩子们。

  “陶艺就像一扇窗户,不仅让我看到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生活的美。”自从接触了陶艺,每天放学后,八(2)班的陈妮都会来陶艺室呆上一两个小时。“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看见自己的创作装点了大家的生活,特别有成就感。”

  三店学校不仅是一所乡村学校,也是武汉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点之一,全校共有三百多名留守儿童。在平时的陶艺课堂上,王艳芬会特别指定一些与家、亲情有关的主题,让这些和父母长期分隔两地的孩子们能通过作品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念。

  由于对釉料严重过敏,王艳芬的双手长期处于泛红脱皮的状态,四处求医也不见好转。但她仍强忍着难受,坚持徒手给陶罐上釉。随着技法的成熟和制作条件的改善,她和学生还开始了釉料研发等技术创新,并自主编写名为《玩泥巴》的校本课程,将这20年的探索和积淀,形成三店特色的陶艺教学体系。

  在师生们近乎偏执的坚持下,他们的作品开始崭露头角。不仅在省内外频繁获奖,更吸引了不少来自德国、斯里兰卡等国的艺术系教授、学生前来交流经验。2013年起,学生们的作品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并被世界各地游客收藏,平均价格在1000元左右,王艳芬本人的两件作品被景德镇陶瓷专家估价超过一万元。

  更长情而执着的坚守

  广泛的认可和良好的声誉,让王艳芬成为美术教学领域的香饽饽,不少武汉市区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开出优厚条件。此前,家住江岸区三阳路的她每天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前往学校,如今有了调往汉口的机会,家人都希望她能回来。

  然而再三思考下,王艳芬还是选择了坚守。去年,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她更卖掉了汉口的房子,全家搬到了三店学校附近。“说实话,很多学校给的条件真的很吸引人。但每当我看到这一件件从稚嫩到成熟的作品,就像是我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足迹,实在是难以割舍。我这辈子都要扎根在这里了”。

  “王老师爱孩子,在她的呵护和培养下,学生变得自信开朗,学习习惯也变好了。”三店学校校长杨国高说,美学教育对孩子一生都有积极作用,看到孩子们的变化这么大,学校专门将陶艺发展为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贵人,我的贵人就是王老师。”目前在武汉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的雷欧回忆,自己初中时很叛逆,逃课打架是常事,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当时作为美术老师的王艳芬,特别关照他这类调皮的学生。读高中后,雷欧想以美术特长生参加高考,当时并不负责高中美术的王艳芬主动利用每个周六,义务为他补课,坚持了三年。后来,雷欧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学习环境艺术设计。

  在和同事的一次聊天中,王艳芬得知八年级学生小余的家庭十分贫困,为了帮助他的同时保护自尊心,王艳芬特别聘请小余作为助理,负责每天打扫陶艺室,每月可获得100元劳务费。自费聘请贫困学生当助理,是王艳芬的习惯。

  “艺术不该有门槛,每个孩子都有享受艺术乐趣的权利,我希望用艺术为他们打开人生之门,引导他们发现美,记录美,表达美,并对未来生活有憧憬。”王艳芬说。(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张显辉)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