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只是宝钢的一名80后工人,但申请立项的“以废治废”项目竟然集聚了11项技术专利。谈及漫长的创新之路,他这样说——
【身边的大国工匠】“有些寂寞,但不孤独”
(更多精彩,请扫描观看视频)
在宝钢厂区内,装有一套废酸处理进口设备的厂房边上,拼接着一座面积150平方米、高度达18米的新厂房。推开大门,只见一个巨大的绿色罐体连接着粗细不一的管道,一点都闻不到工业废液的刺鼻味。
“这里是宋俊的‘炼金房’。吃进去的是废氧化皮、废盐酸、废氨水等工业废弃物,吐出的是市场紧俏的高端软磁材料。”宝钢工会经济部部长吕艳斌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炼金术”的神奇。
凭借集聚11项技术专利的“从轧钢三废中提取高端磁性材料技术”项目,宝钢80后一线操作工宋俊成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之一,上海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他的创新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又被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废弃物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
宝钢的主要产品是板材,而在钢铁生产流程中,47%的污染物排放来自板材生产。每年用于环境治理投入的成本,高达30亿元,“这是个沉重的负担。”宋俊告诉记者。
废氧化皮、废盐酸、废氨水,是板材生产中最常见的3种废弃物。对于这些废弃物,主要采用填埋、中和、分选等方法处置。虽然花费不多,但对周边土壤、水质会造成污染。
面对这些天天见到的废弃物,宋俊时时陷入思考:这真的只是废弃物吗?氧化皮中的铁、废盐酸中的氯化铁、氨水中的氨氮,都是有价值的资源。所谓废弃物,如果放对了地方就是宝贝。
2009年,刚满10年工龄的宋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思路,以3种废弃物为原料,生产α体氧化铁红。α体氧化铁红是一种高端软磁材料,市场价值很高,在高端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初步尝试,宋俊收获的是一堆新垃圾——“氧化铁渣”。这让他体会到了创新的艰难。
“轧钢废料成分复杂,杂质含量高。如果没有相应的除杂提纯技术作为支撑,后续的处置就无从谈起。”从失败的经验中,宋俊锁定了第一个攻关点。“搞过材料的人都知道,分析新材料的成分不难,难的是精确掌握材料的配方,这需要铁棒磨针的细致以及耐力。”
经历了以“年”为时间单位的探索之后,宋俊发明了由4项发明专利、3项企业技术秘密组成的高效率除杂技术,综合除杂效率达到99.5%以上。
好不容易翻过“提纯山峰”,迎面而来的是“冶金山峰”。如何把犹如粗盐般的原料,碾磨成细腻的“精盐”,这已涉及粉末冶金技术,宋俊从未接触过。
既然不懂,那就求教。他通过工会搭建的平台,与宝钢第一代工人发明家孔利明等前辈签订了“师徒合同”,到宝钢研究院等院校拜师求学,完善知识结构,寻找突破方向……
他成功了。
在近日举行的申报国家科技二等奖专家答辩会上,面对众多教授、院士,宋俊毫不怯场:“从最终体现项目水平的产品性能来看,利用本技术,从轧钢废料中提取的磁性材料,其性能超过韩国浦项、台湾中钢水平,与日本新日铁产品相当,已替代进口同类产品。近3年来,减排的废弃物总量超过20万吨,创造效益2.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