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工作组里的母女搭档
//www.workercn.cn2016-07-05来源: 新疆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家沟的天气说变就变。西边的云朵越压越低时,62岁的赵如其嘴角开始紧绷。

  直到外面传来汽车喇叭声,院门口出现几道轻快身影时,老人面部开始变得柔和,嘴角咧开,一道笑容直牵到眼角。

  这道笑容,就像是划破云层的阳光,每个看到它的人,无不被感染。

  远远的,阿娜尔·木哈马旦和妈妈就看到了老人的笑容,“叔叔,我们来看你和阿姨来了。”年轻女孩飞奔上前,搀住老人,随着客人们的到来,欢快的笑声一下就在农家小院里飞扬开来。

  小山村里“访惠聚”,母女搭档齐上阵

  和赵如其老人关系亲密的这对母女,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住奎苏镇奎苏村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

  阿娜尔2014年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考进县工商局一年多。第三批“访惠聚”工作报名时,她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上学时,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说,要多到农村实践和锻炼。结果一毕业就面对一份办公室的工作,我感觉离我当初的抱负很远,年轻人嘛,就该到乡村,多了解乡村,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村民解决一件件具体的困难。有了这样的想法,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一说起下乡,女孩言语中掩不住的兴奋。

  阿娜尔没想到的是,妈妈阿加尔·木哈买提江这时也向单位领导报了名。工作组组长彭忠告诉记者,工商系统正在实行垂直管理改革,单位很多人被调到哈密市。安排住村工作时,已经52岁的阿加尔看到单位人手不足,就主动提出住村。“阿加尔大姐快要到退休的年龄了,还主动要求到农村工作,这种精神,我们都很钦佩。”彭忠说。

  就这样,母女俩都成为了住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奎苏村,再加上组长彭忠,组员祁建明,4个人组成了奎苏村第三批“访惠聚”住村工作组。

  可当时的奎苏村,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奎苏”系蒙古语“克斯陶勒盖”,意为“腹脐”,因为地处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和巴里坤山之间,奎苏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小山村,平均海拔达到2300多米,303省道穿村而过。

  这个东天山怀抱中的小山村,有9个村民小组,659户2897位村民。全村党员63名,而流动党员就占了三分之二,在家党员仅22人。工作组来之前,奎苏村已连续三年换了三届村支书,过去的两年里,村主任的位置一直空缺。平时,村里正常的党小组活动,党员和干部都很难召集齐。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工作组2月26日一进村,就开展了入户摸底调查,也正是这个过程中,阿娜尔母女走进了赵如其家。

  “赵叔叔30多年的腰伤,杨慧霞阿姨患脑瘤身体瘫痪,两位老人患难18年,不离不弃。他们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当天从山上下来,我就向彭组长做了汇报,后来组里把这个情况上报给县里,还把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故事投到了《哈密日报》。”阿娜尔说。

  小村故事居然上了市里的报纸,赵家的故事传开后,村民们对工作组更加另眼相看,阿娜尔也成了村民眼中的名人。“大学生到底文化水平高,我的两个孙子在哈密上初中,天天囔着请阿娜尔姐姐帮着指导作文呢。”赵如其老人笑着说。

  考虑到赵家两位老人身体不便,隔三差五,工作组就会买上蔬菜、肉和米、面、油上山看望。而老人每次见到阿娜尔,总是亲切的喊她“丫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