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杨爱君:托举生命的天使(图)
//www.workercn.cn2016-09-29来源: 中工网——《劳动者报》
分享到:更多

托举生命的天使 
——记西安市第四医院产六病区主任杨爱君

  9月9日9时,一个普通的日子。

  西安市第四医院产六病区内,杨爱君主任与其他医生正对新入院的十多位孕妇和几名重点病人查房,她吃力地弯着腰,逐一对孕妇进行检查,不时还要处理一线医生碰到的疑难病症。

  这里的孕产妇并不知道,此时的杨爱君本身就是一个病人,她因肋骨骨折、胸椎及腰椎间盘突出还戴着胸托,而她的病休假还有两个多月。因为科室人手太紧张了,不顾家人的劝说,又来到岗位上班。

  产房就是战场

  杨爱君的病还要从将近三个月前的那次值班说起。

  6月19日清晨6点,杨爱君上了大通宵夜班。这一夜与往常的大夜班一样,紧张、忙碌。从凌晨起抢救一大出血的产妇,随后又做了两个剖宫产手术。她双眼肿胀,身体疲惫,想着等查完房后,回家好好补上一觉。

  7时多,产妇张飞(化名)宫口全开,因胎心减速至60~70/分,宫缩过后胎心不能恢复,属胎儿窘迫。情况紧急,杨爱君迅速和一线值班医生叶敏确定了方案,这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已来不及,只能行产钳助产手术,胎儿早一分钟出来,健康的胜算就多一成。产妇张飞经过一夜的宫缩煎熬,汗水湿透全身,早已疲乏无力,尽管助产士李洁在一旁加油鼓劲,就是一点也使不上劲。“吸口气、使劲、再吸气、再使劲”,产房内,叶敏及助产士李洁一边为产妇鼓劲,杨爱君只好弯着腰,胸部顶着产床边,手上拿着产钳,用臂力缓缓牵拉进行手术。几分钟后,一个男孩安全降生了,婴儿的啼哭响在产房的上空 ……

  就在这时,杨爱君感觉到肋骨区剧烈疼痛,脸色煞白,豆大的汗滴从脸上流下来。她没有太在意,想着趁下班回家休息一下就好了。

  6月20日,杨爱君上专家门诊,右肋骨区仍然疼痛,右上肢活动后疼痛明显加重。中午在医院拍片后,未提示有异常情况,以为是肌肉拉伤。此后,她又坚持上了一个多月班。

  7月30日,再次值班,又是一个忙碌的夜晚,又有一个重症病人需要杨爱君亲自行产钳助产术。术后杨主任再次感觉到背部胀痛不适。

  8月1日,杨爱君在弯腰查看病人时,突然感到胸部撕裂般的疼痛,瞬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无法站立。随后就进入本院骨外科住院治疗。

  经检查,杨爱君的椎间盘从胸5椎以下到腰椎都有不同程度的膨出或突出,右侧第七前肋骨陈旧性骨折。

  这时杨爱君才明白,原来6月19日早晨,为迎接那个新生命的到来,自己竟然因为用力过度,导致了肋骨骨折。

  这就是责任

  知道自己因救人而骨折的这天,正是杨爱君52岁的生日。杨爱君于1983年从老家洛南县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妇产科临床,一干就是28年,从她手中有上万个新生命降临人间。她说,这世间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然而,这世间最美的音乐伴随的却是双重的责任。28年的临床经验,杨爱君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每一个病人,都是个例,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即使同一个方案,对不同的人,实施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要认真地看化验结果,任何一条都不能放过,稍一疏忽,就是至少两条人命。”工作中,每次查房,杨爱君都不厌其烦地多说几遍。每周大查房一次,重点病人她每天都看,每次都亲力亲为地检查。

  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杨爱君最大的感受不是来自专业的疑惑,而是产妇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产妇似懂非懂的问题,她总是认真作答。作为一个科室的领头人,她时常给她的团队说:“病人可以选择医院,但是大夫不能选择病人。”面对每一个病人,我们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必须耐心、细致、认真。

  相信每一个在产房外等待新生命降临的家属都有那么一种体会,总想时时知道里产房里面的情况。每次在产房或手术室,每隔一个小时,杨爱君都会让护士给外面焦急等待的产妇家属通报一下产妇的情况。

  “母子平安”是每一位产妇家属最希望听到的话语,这句话对每一位妇产科大夫来说,那是对其工作最好的褒奖。当产妇真正遇到特殊情况时,杨爱君及其团队会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母子平安,这是她和她团队的共同心声。(雷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