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中国现存整片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雨林内蛇虫遍布、人迹罕至。同时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链网复杂多变。为了挖掘这座生态研究富矿,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李意德成了常客。30多年来,他忍受着艰苦的环境,克服重重困难,在原始热带雨林这个野外实验室中,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
1982年,李意德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森林生态研究室工作。“我第一次来海南岛热带原始雨林中采集标本,就被这里丰富的植物种类所震撼,坚定了我从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想法。”李意德回忆道。
“早些年我进来常常迷路,却发现自己不断回到原点,一直在绕圈子。后来我找到一个方法,就是听水流的声音,然后顺着往下游走,一定可以找到出口。”30多年来不断穿梭原始雨林,李意德累积了许多经验。
平均每年影响海南的台风有8个,登陆的有2个到3个,台风及其带来的暴雨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监测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台风来临,普通人都避之不及时,李意德则带领他的团队走进雨林,捕捉台风带来的“信息”。“大树被连根拔起、道路被冲毁、小桥被淹没,这些都是常事,危险性可想而知。有一次我们在狂风暴雨中赶赴实验地域,折断的大树枝从一位同事的肩膀旁砸下来,现在想想真是后怕。”李意德说。
原始森林中没有电,没有通信讯号,当然就更没有网络信息。“如果我们要在某个实验点上固定观测,往往就要住在这里。有一次观测,我和同事们一起在用葵叶搭建的篷子里住了1个多月。”在李意德看来,如果没有一种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索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热带雨林研究只是一句空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30多年的坚持,换来的是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李意德的带领下,目前尖峰岭生态站建立了完善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区域样地系统,证实了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功能,对中国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恢复以及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李意德看来,与原始热带雨林打了30多年交道,早已经超出了一份普通工作的含义,“我感觉我已经和热带雨林融为一体,成为这里的一分子”。(记者 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