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三伏天 为烈日下的最美身影点赞(图)
//www.workercn.cn2017-07-20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输电检修工:穿上十几斤重“铠甲”带电修补

  7月10日上午10时50分,太原市地表温度已经达到36℃。国网太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员工来到尖草坪区柴村附近,准备带电修补220千伏赵南一回26号至27号导线破损处。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采用钢筋铝裸线,长期暴露在野外,雨打冰覆和外力破坏都容易造成外部铝线断裂,对供电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带电修补工作由输电运检室带电二班具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陈喜文带领刚从事一年工作的年轻员工郝伟峰执行。作业前,俩人都要穿上屏蔽服。屏蔽服是带电作业人员的“铠甲”,由银线和特殊布料制成,重达十几斤,在特殊情况下可将电流引入导体,从而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因为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他俩只能先穿上工作服,再套上不透气的屏蔽服。衣服实在太重了,需要几个同事搭手帮助,陈喜文还不停地向“新兵”郝伟峰传授工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11时10分,地面温度持续上升,站着不动都会不停流汗。“武装”好后,陈喜文和郝伟峰登上了带电作业车。临近导线时,由于人体与导线产生了感应电,导线发出“噼啪、噼啪”刺耳的声响,陈喜文眼疾手快,看准导线,一把抓住。处理好导线断股处后,他俩小心翼翼地将铝线按导线纹路缠绕好。

  阳光炙热、空间狭小、电流穿过导线散发出电热量……陈喜文和郝伟峰的汗一刻没停。经过40分钟带电作业,导线表面终于严丝合缝。

  陈喜文和郝伟峰“落地”后,记者看到豆大的汗珠从陈喜文的额头上流下来,流到了眼睛里,辣得他睁不开眼。脱下屏蔽服,俩人里面穿的工作服已经全部湿透,贴在身上。“天越热,供电负荷越大,如果线缆再出现问题,就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天越热,我们越要把工作做细、做好。”陈喜文说。

  (本报记者 丁园)

  外卖员刘凯:接单量比平时多出一倍

  7月15日11时许,记者在双塔西街附近用手机点了一份外卖。过了20分钟,外卖送到。

  “这是你点的外卖吧?久等了。”外卖小伙子摘下头盔,一边核对着信息,一边把热腾腾的饭菜递到记者手里。阳光下,分明看到他的汗从两鬓流了下来。

  “天气太热,懒得出去吃饭了,谢谢。”接过外卖,记者与其相聊得知,小伙子是吕梁人,名叫刘凯,是山西省旅游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公司每天早上9点半上班开例会,然后用酒精清理一遍保温箱。太忙了,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上10点送餐前吃一顿,晚饭要等到10点下班后再吃。”

  说到这两天的高温,他说:“由于连日高温,我们店里现在每天比平常多二三百个单。我现在每天能接20多个单,比平时多一倍。”说着,小伙子又敲了敲头盔说道:“本来天气就够人受了,带着这个头盔,又比室外温度高了几度。”而说到避暑方法的时候,小哥有些得意地笑道:“你看,我给电动车装了个车篷,这样能挡住阳光,虽然温度还是那么高,不过就没那么难受了。”

  小伙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接着说:“这不是暑假嘛,想利用这个时间充实一下自己,然后再赚点钱,做自己想做的事。累是累了点儿,不过干得多,挣得就多。送外卖不怕累,能收到顾客的一个微笑就很满足了。”

  “自从有了从事外卖的年轻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这么炎热的天气,咱一个电话能省不少事,但是辛苦他们了。”正和小伙子聊着,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感慨地说,“他们的工作很不容易,但愿人们多理解他们。至少在每次拿到外卖时,给他们一个微笑,道一声谢谢,不要太挑剔送得晚了。”

  (本报记者 范珉菲 实习生 姚逸超)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