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三伏天 为烈日下的最美身影点赞(图)
//www.workercn.cn2017-07-20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南站给水员武永新:上岗前 先喝一支藿香正气水

  7月14日中午,太原火车南站站台上电子屏显示温度37℃。

  12时42分,运城北——太原南D5309次动车刚刚在16、17号站台停稳,手戴橡胶手套、身着深蓝色工作服、脚穿运动鞋的武永新就飞快地走到股道上的注水井旁,熟练地弯腰打开井盖,拽出十几米长的水管,插到1号车厢注水口上,拧开阀门给车厢加水。接着,他又快步走向下一个注水口。不一会儿,5个车厢的进水口都插上了注水管。当车厢进水口有水溢出时,武永新又熟练地关好阀门,将注水管依次拔下。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

  今年45岁的武永新个子不高,是南站的一名给水员,专门负责给停靠在南站的列车上水。武永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股道上可比站台热多了,有50摄氏度。身上被动车空调出风口排出的热气包裹,就像穿着衣服蒸桑拿,全身都湿透了,穿的袜子也能拧出水来。这些天,我们的衣服要被汗水浸湿好几次,如果晚上不洗,第二天汗味大的没法穿。”

  按照南站的规定,一名给水员每次要给4节动车车厢加满水,一天下来就是70多节车厢。为预防夏季中暑,南站专门为给水员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给列车上水前,他们都要先喝一支藿香正气水。

  给水员不仅要忍受高温日晒,还要有一双好脚板。每次上水时,给水员从办公室到站台要爬上4层楼高的台阶,再穿过500米长的站台,从站台两端下到股道,每天如此反复十几个来回要走20多公里。

  “因为走路太多,我们大部分人都落下腿疼的毛病。”武永新说,“不过,南站绝大部分给水员都是复转军人,多年的部队锤炼,使我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保证车上旅客喝上水,是我们的职责。”

  (本报记者 李兵 实习生 贾晓萌)

  杂技团演员:要好好练 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7月17日,周一,气温30℃。连日的高温有了些许回落,走进太原市歌舞杂技团的排练厅内,9台大电风扇转动着,空气却依然显得沉闷。

  一群火红的“狮子”在热浪滚滚中上下翻动,搅动得空气闷热躁动。“头要甩起来呀,幅度再大一点!”刚完成一个后翻的秦二建脱下他神气十足的狮头,开始有板有眼地纠正小师弟的动作。“刚练完很热吧?”“是啊,这舞狮服是牦牛毛做的,比被子都厚。”秦二建甩了甩头上的汗回答说。

  秦二建9岁开始练习杂技,17岁从家乡长治来到太原,至今已10年,是杂技团的一线骨干,担任杂技队队长。本定于今年“十一”结婚的他,为了配合9月的赴俄演出,特意调整了婚期。“2011年在美国纽瓦克参加‘中华之夜’,我们是第一个进入NBA的中国杂技团。还去过法国、韩国、加拿大……我们带着中国杂技行走世界。”他笑着说,“国外巡回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都会起立鼓掌,那一刻我们代表的是中国,真的很自豪。”

  “我们最小的演员14岁,最小的学员只有5岁,练到一半放弃的很多,能坚持下来的都不容易。”秦二建指着一位贴着膏药正在练习“蹬球”的师妹,有些心疼,“干这行的,伤病骨折是家常便饭……”17岁的广西姑娘罗紫婷8岁就来了太原杂技团:“到了夏天衣服经常湿透,黑色练功服都泛白了,一天要洗好几次澡。”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句行话道出一种坚持。“因为热爱吧,累是累,但一进排练厅就清醒了,真的。”秦二建的眼神明亮真挚,“我们要好好练,明年还要冲击杂技项最高奖——蒙特卡洛杂技节的‘金小丑奖’呢!”

  (本报记者 曹婷婷 实习生 贾晓萌)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