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全省工会系统开展的“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中,我被选派到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当工人,与工友们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短短五天时间只是时间长河里沧海一粟,却在我人生历程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对这次活动,我有三点个人认识:这是一次圆梦之行。我高中毕业后上军校、进部队,工作经历相对简单,和工人没有交集,对工厂也没有直观印象。这次活动让我经历一次劳动洗礼,倾听一波基层声音,更具一些工人的味道,圆了我当工人的梦。这是一次检视之行。临行前湖州市总领导专门要求,这次活动要学习与劳动融合,调研与思考同步,发现与解决问题共抓,这不仅是对这次活动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我加入工会一年来工作成效的阶段考核,更是对我初心使命的现实检视。这是一次淬火之行。宝剑必经千锤百炼而韧,必经淬火磨砺而锋。省总把“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进车间“加钢淬火”让工会干部素质强起来、专起来,将在工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一周的劳动体验,我感到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工作作风得到锤炼,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能力有了提升和增强,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
只有下到基层一线,方能体悟劳动之美
我所在的辛子精工模具加工车间,工作环境与机关办公室相比差别很大。工人们每天在车床前长时间站立,与钢铁机器打交道,工作单调枯燥。即便如此,工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到车间的第二天,带我们的90后小葛师傅就为了解决一个发动机冲头模具硬度问题加班到天亮。车间负责人说,为了比别的企业产品硬度增加1个单位、误差减少0.01毫米,工人们主动加班攻关是常事。
点滴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线职工的可敬可爱、平凡伟大。从大处讲,这些任劳任怨、淳朴踏实的一线工人身上闪现着劳动之美,诠释着“劳动”两字的内涵,他们都是“中国梦”的铸造者;从小处说,他们肩上扛着的是自己小家的未来,折射的是普通工人的酸甜苦辣,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技能提升和努力打拼,赢得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作为工会干部,我们要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们争创一流的精神,学习他们守责担当的精神,坚守服务职工的初心,带着对他们的真情实感,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只有走到工人中间,方能了解职工之需
进入车间穿上工装后,我迅速转变角色,把工人当老师、当朋友、当亲人,用行动赢信任,用真心换真情。五天时间里,通过车床边、饭桌旁、微信上等不同场合和形式,与企业管理人员、工会干部、劳模工匠、一线职工等130余人次交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征求意见建议45条,梳理形成18个具体问题,研究制定了12条改进措施。通过广泛调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基层工会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职工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有了真切的感受。
从汇总的情况看,当前工人主力军已经是90后,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祖辈以多挣钱为唯一目的,他们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征,工资、房价、医疗救助、子女就学等都是关注的热点,对工会的期盼主要集中在“帮困关爱”“推动企业落实工资福利等政策”及“职工素质工程”等方面。作为工会干部,我感到要始终记住自己姓“工”为“工”,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把脚迈到职工中去,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愿望和呼声,这样才能与职工心贴心、心连心,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担好工会之责
这一周锻炼不会让我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让我对如何干好工会维权服务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新时期工会工作应把职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尺,实打实地为职工说话办事,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交流中个别职工有“工会是做什么的”等疑惑,需要我们运用主流媒体和工会宣教阵地,特别是发挥微信等新兴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工会基本职能、工作模式、会员福利等政策,让职工更了解工会、信任工会、依靠工会。
二是创新服务载体。适应“互联网+”新趋势,创新工会服务新模式,通过在线咨询、网上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职工需求,针对性地提供非公企业职工疗休养、鹊桥交友联谊、劳模工匠技术指导等服务,努力实现工会服务由“层层联系”到“点对点服务”转变。
三是强化有效供给。紧扣职工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探索“自下而上,以需定供、以供扩需”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实施服务定制化配送与运营,推动服务供给与职工需求有效对接,在增强供给有效性、运作规范性、服务实效性上下功夫。进企业下车间服务职工不是一时之举、短期之策,而是长期性、经常性任务,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改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质,努力做好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工会“娘家人”。(湖州市总工会基层工作和组宣部副部长 俞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