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让很多企业猝不及防,遭遇短期困难,特别是一些生产性企业、零售企业、文旅企业等。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涉及缓缴社会保险和部分税款、减免房租、贷款适当展期等方方面面。
疫情之下,政策的春风吹到了企业身上,帮助其纾解困难,实际上也是在替职工分忧。职工忧的是什么?除了疫情本身,职工担心的是,自己的企业能不能扛过这次疫情?后续有无发展动力、有无前景?自己的工资、福利是否会受到影响?说到底,就是自己的饭碗能不能端得住、端得久、端得好。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稳岗本就是关键词之一。稳就业的政策导向很明确,这无疑给职工吃下了“定心丸”。比如,多地都提出通过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措施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深圳规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北京则明确,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将可按6个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
政策的精准发力,给企业实实在在地减了负,让职工看到了企业生存下去、渡过难关的希望,不用担心因疫情丢掉饭碗,可以安心地做好防疫工作。
根据调查,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增加、贷款到期等是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企业自己知道,身在其中的职工也急在心里。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扶持企业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这些疫情之痛,通过减免房租等措施给企业减负,通过金融支持等措施给企业增加资金。根据媒体的报道,深圳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这些政策给到企业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还有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决心和勇气。
政策组合拳出台的及时、有力,传递的是政府对于问题较强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不仅仅让企业和职工看到了渡过疫情难关的希望,更看到了未来发展的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于各种政策的运用、各部门的联动,都已形成相对比较熟练的操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还因地制宜地出台一些特色的办法,比如沈阳建立24小时应急热线,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北京提出给予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返还的补贴政策……目前,一些企业已经陆续复工,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政策能否及时跟进,更加精准地助力企业应对困难,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又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当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真正的春天并未到来。如何一边做好防疫,一边发展经济,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各方继续努力,共同奋战,以赢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