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历史写下一种精神——写在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之际

2020-04-08 10:58:19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之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当必胜信念点燃希望之炬,英雄的城市和人民从悲痛中站起,肩扛家国责任,一路负重前行。

  不服周,不信邪,不差火,是深镌在武汉历史中的性格密码,是武汉人代代传承的精神基因。从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屈原泽畔行吟、忧国忧民;从辛亥革命,到抗日烽火,这座山川形胜、人文荟萃的城市,有过太多文明史上的高光时刻。

  不凡担当,往往体现于危难关头,微小细节。

  或许是一块“生死牌”的壮烈——1998年夏,特大洪水肆虐长江流域。在武汉堤防要塞龙王庙连日坚守的16名武汉人,在纸牌上大书“誓与大堤共存亡”,搏击风浪卫家园;

  或许是一杯白开水的温暖——2008年初,冰雪灾害袭击南方,武汉车站滞留的旅客们,通过人们送来的热水、食物,体察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一座值得用生命捍卫的城市,一群慨然为家园守护的人们。

  疫情面前,平凡而无畏的人们冲锋向前、拼尽全力守护家园。

  这是一种责任,叫作不负重托,政出必行。

  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一场更扎实、更坚决的攻坚战在武汉推开。

  2月16日起,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覆盖全市,力争对“四类人员”应收尽收、不漏一人,发起保卫武汉、保卫湖北的全面总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武汉大刀阔斧推进“十件实事”:坚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加快推进“无疫情社区”创建、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服务工作、统筹做好非新冠肺炎病人医疗工作、关爱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关爱抗疫一线基层社区干部、启动滞留在汉人员离汉工作、提早研究启动复工复产、研究改善市内交通出行、未雨绸缪早防范早化解各类矛盾风险。

  一件实事就是一种责任,让武汉从筋骨到肌理,都渗出温暖、漾起活力。

  这是一种责任,叫作不辱使命,守护生活。

  “冰封”的日子里,江城遍地皆英雄。识大体、顾大局的武汉人民以两个多月的自我封闭,坚守在家抗疫的战场。

  为了关门闭户的他们,必须有穿街走巷的他们。他们不是商贩,却时时出入商场超市,采买肉奶禽蛋;他们不是病人,却日日奔波医院药房,张罗寻医买药;他们不着羽衣,但依然如天使一般,竭尽所能守护人间烟火。

  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郭斌,疫情发生后就不曾回家,枕戈待旦,日夜轮转;武昌区中南路街办事处干部郭刚勇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并隔离之后,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加倍忙碌;洪珞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黄恒一天处理近300通电话,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就躺平在地板上,接听居民问询来电、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遍布武汉13个区、7100多个小区的社区工作者,“下沉”到13800多个网格的4.45万名党员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密织社区防控“第一道防线”,因责任而强大,因使命而荣耀。

  和社区干部一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公安干警的身影。

  “居家不能经常下楼,但只要下楼,我就会碰到他。”说起3月22日累倒在岗位上的武汉硚口区共和社区民警吴涌,居民赵淑华就止不住抹泪。

  3月18日上午,赵淑华下楼领菜。拎着沉甸甸的一满兜,她一个踉跄,吴涌见状,立即上前帮忙。

  3月19日,发放300份爱心菜;3月20日,发放641条三四斤重的活鱼……吴涌手提肩扛,上下全靠爬楼。

  “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就多一分安宁。”吴涌生前常说。疫线奋战60天,他旧疾发作倒在了凌晨睡梦中。4月2日,他被评定为烈士。

  倒下的吴涌身后,是无数个站起的身影,默默坚守,倾尽所有。

  这是一种责任,叫作事不避难、创造奇迹。

  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面对“一床难求”的危急形势,切断传染源刻不容缓。

  武汉需要建起更多医院!一种关于速度的“中国奇迹”,被千万名辛劳的工程师、管理者、工人们倾力创造出来。

  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数千名工人火速集结、上百台机械同时进场……仅用10天,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再用12天,容纳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建成交付。

  2月3日形成决议,2月4日动工改建。2月5日,首个方舱医院正式“开舱”。19天内,16座由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建的方舱医院投入运行,1.2万名患者得其所哉。为挽救生命而争分夺秒的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

  3月10日,在完成救治使命之后,被誉为“生命之舱”的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截至目前,火神山、雷神山还在为住院患者的生命护航。而曾为此拼过命、淌过汗、流下过热泪的建设者们,历史同样会写下他们熠熠生辉的名字。

  这是一种责任,叫作义不逃责、奉献爱心。

  公共服务运转骤停的武汉,平时不成问题的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制约疫情防控的瓶颈。

  从来没有哪个时刻,会比现在更需要凡人善举,点滴之力。

  曹赟总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于是,本是建筑设计师的他,摇身成为“武汉是我家”志愿团队车队队长。当形势逐渐向好时,他再度转型,成为武汉金地太阳城小区的志愿者,“为这个我骂过痛过,也为它哭过的城市做点事”。

  走到今天,95后小伙张豪和同伴江登临、张帆创立的志愿团队已有200多人,工作也转向第四阶段。从自费购买一百多万只口罩免费发放,到帮助医院对接医用物资,再到帮助社区解决物资供应,直至现在为滞汉人员撑起“暖心伞”,张豪们觉得有越来越多事情应该做、值得做、必须做。他把心里话化作行动,也写在团队的名字里——“武汉精神”志愿服务团。

  化身网格员的华中科技大学2017级本科生陈远超、为独居老人换尿布的21岁学生肖傲傲……众多90后、00后在疫情考验下拔节生长、挺身担当,一展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用一位“武汉伢”的话来说——“当人们关心武汉痛不痛的时候,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它站起来。”

  党群同心、同舟共济。在这些平凡身影里,很多带头冲锋的,是共产党员。截至3月2日,全国共有31.5万人在上一线前或在抗疫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各省区市和部门(系统)共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9397名。

  有观察者感慨:面对空前的疫情,武汉物资供应有序、市民生活保障有力、社会目标高度一致,这一切,凭什么能做到?

  答案,写在17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写在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册页上: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

  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中国人不崇拜超级英雄,只相信由无数凡人汇聚成的“集体英雄”的力量。因为这样的力量,在险阻面前,我们开山劈石,经受考验;在灾难面前,我们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1 2 3 4 共4页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