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工作研究

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钮友宁
2020-04-20 11:35:5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将工会普惠服务融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聚焦政府转变职能后释放出的公共领域,构建工会服务职工的公共服务制度框架,试点推进适宜工会承接的公共服务项目,协助政府有效管理和使用公共财政资金,不断提升普惠公共服务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争取党委政府和法律赋予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创新工会参与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动社会组织和企业直接定制服务,各级工会从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购买服务,借助政府和社会网络扩大普惠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工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加快智慧工会建设,建立职工需求信息管理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形成线上线下、一键通达的职工普惠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

  促进职工实现更高质量稳定就业和创业。围绕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着力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创业空间。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要统筹调配、合理使用工会经费和经营性收入,争取公共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加快实施职工技能培训和提升职业素质工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广大职工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联合政府部门开展保增长促就业活动,定期开展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反映职工需求,整合公共资源为广大职工提供市场就业机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推动工会维权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打造就业创业保障体系。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快实施赋能成长工程。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工会职教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解决职工知识专用性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推动改善企业的劳动环境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富民优先政策,推动劳动保障政策向一线职工倾斜。根据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技能人才需求,制定产业工人赋能成长行动计划,设立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金,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带动职工就业。推动深化产改各项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激发市场机制活力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激励晋升机制。

  提升城镇职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的主要职责。要推进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制度对职工全覆盖,稳步提升困难和特困职工的家庭生活和就业质量。重视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交织的劳动关系,关注平台经济从业人员劳动关系的认定,推动将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企业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建立企业社会信用和职工劳动诚信记录制度,加强对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完善各级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大病医疗制度,拓宽工会职工互助互济会的补充保障作用,推动建立风险共担的社会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将帮扶困难职工融入社会救济制度体系。将工会扶贫帮困机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改善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改善行政管理效能有重要意义。各级工会采取普惠和特惠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搭建线上线下联通的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工会帮困机制的输血和造血能力。发挥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和维护渠道,将经工会建档认定的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有效纳入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机制。加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实现建档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面向困难职工的帮扶长效机制和兜底保障体系。

  构建社会文化包容企业职工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工会要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政府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和提高服务资源效率,对工人文化宫、疗养院和职工学校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要加强工会的职工活动阵地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职工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优势品牌,打造符合主流价值和有渗透力的文化产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总工会)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