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高校讲台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www.workercn.cn2014-07-3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高校讲台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本网评论员 沙洲

  近日,据媒体报道,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之前签订合同中规定“就职9年未评职称的老师必须离职”,从2004年起任讲师的方艳华被转岗、闫浩老师选择离开。此事引发学生热议,近几天不少学生给学校写信请愿让老师留任。

  打破教师终身制,建立起科学的教师退出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潜力与活动,在欧美高校,包括“分级流动”和“末位淘汰”的人事制度也早已通行半个多世纪。清华等高校出台“非升即走”条款,其出发点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当清华大学两名教学水平过硬、却因为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的老师被迫走下讲台时,为何引起学生的反对、公众的质疑呢?

  究其原因,不是高校“非升即走”的规定不近人情,而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教学、科研与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但是,长期以来,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而教育部对于高校办学水平、学科整体实力的评价等,也是过于看重科研成果、论文质量的高低与数量的多寡。单维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导致高校科研与教学的严重失衡。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科研应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实现教学相长。可是,在现有的人才评定体系下,大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使得科研活动和培养人才经常脱节,而科研带给高校的实惠,如高校教学评估、硕博点的设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要比教学多得多,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过于强化科研。当一所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以科研水平为主,“唯论文是论”时,往往出现的怪现象是热衷拉课题的老师分身乏术,无暇好好上课,而又有多少科研成果是为了教学?这几年,高校师生关系冷淡,大学课堂难见名师身影等问题,这种畸形的评价体系难逃其咎。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一名教师学术造诣或许可以通过几篇论文、科研成果来体现,但是,其教学水平如何,能否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养分,通过人格魅力来涵养学生道德情操等,却无法用僵化的条条框框来评估,而教师育人正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此前,武汉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为鼓励优秀教师潜心一线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探索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等,一度引发社会热议。不过,从绝大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安排来看,“教学型教授”之类的改革只是滔滔洪流中溅起的小小浪花,科研成果、论文质量与数量,依然是悬在教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那些教学水平突出、科研能力偏弱的一线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从清华两位老师被迫走下讲台来看,高校的行政权力之手伸得过长,对于教学、科研造成一定的困扰,去行政化的改革迫在眉睫。目前,高校的行政权力在教师考核上拥有绝对话语权,过于看重僵化的客观指标,而恰恰忽略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真实感受。一名教师合格与否?学生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如方艳华老师,她的英文写作课在清华的知名度很高。而闫浩老师,他的微积分习题课在清华赫赫有名,被学生称为“清华第一助教”、“少有的教书教得好的老师”。可是,这样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真正受益的老师,却因为没有发表论文而被迫离开,学生反对声再大也是枉然。本该对老师好坏与否最具发言权的学生,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却没有一席之地,无法对客观指标起到纠偏作用,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

  诚然,我们需要淘汰机制来优化教师队伍,督促教师提高学术水平,但是评价指标不应该单一、僵化,而应该有多个维度。高校“重研轻教”亟需转型,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除了对科研能力的认定外,教学能力的认定、学生的认可等,都不应该缺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