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让姓氏承载更多正能量
王宪 //www.workercn.cn2014-12-0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让姓氏承载更多正能量

王宪

  中华姓氏文化产业协会等单位将于2015年1月在长沙举办首届中华姓氏文化产业博览会,目的是以文化产品为载体,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姓氏文化。博览会将被打造成“四平台一产业链”,即姓氏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姓氏文化产业融合平台、姓氏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特色姓氏活动展示平台和百城百县千类产品产业链。(据11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上月末《光明日报》推出大视野文章《我的姓氏谁做主》,到近日中青报开展的姓名权社会调查和在京举行的中国姓氏文化展,再到即将于明年举办的中华姓氏文化产业博览会,一时间姓氏文化成了传媒热议的话题。引起这一话题的,无疑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的关于“姓名权”的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意在弥合民法通则“公民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和婚姻法“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的差异,规定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的三种情况中,“有其他正当理由”最难把握,把它理解为是明摆着的死胡同也不为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对姓名的多样化需求也在增加,这些需求并非全无道理。一种是对传统姓氏的音或义不满,比如“麻”“苟”等字。这种情况在地名中用谐音的方式进行了改动,北京的“狗尾巴街”改为“广宁伯街”;另一种觉得“张王李赵”太俗没有新意。如今这些都还是禁区。

  尽管传统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但是毕竟百家姓产生于近千年前的宋代,至今仍将其奉为圭臬有先天的不足。宋代中国也就几千万人口,现在已是当时的几十倍,沿用大体相同的姓氏就显得捉襟见肘。最明显的是同名同姓,一些大姓和常用字组成的名字,在一个城市就有成百上千,全国上万或几万都有可能,网上搜索也体现不出现代化的便捷。这些,掣肘着行政资源和民众生活。

  如果逐步适当地增加一些新姓,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宽容度,也可减少重名的几率。不姓父母的姓未必就违背了公序良俗,分别把“麻”改为“广林”、“苟”改为“敬”,不仅释放了很多人心头的包袱,也美化了姓氏环境。其实,这种做法在古代和文艺作品中多有出现。《四郎探母》中杨延辉被俘后,正是将杨姓拆为“木易”埋名十八年。司马迁受宫刑后恐后代蒙羞,改为“同”和“冯”传宗接续。

  十几亿人的姓名,大数据都奈何不得,无奈借助指纹来识别。世界很多国家没有这个烦恼,不是因为人少,而是决定姓名的随意性歪打正着。除了特别怪异的如用大独裁者希特勒取名之外,都会得到批准。据媒体报道,美国拉斯韦加斯Dream·Time公司总裁梅格·贝尔蒂尼2002年离婚时陷入困境:她既不想保留前夫的姓,也不想换回娘家姓。解决的办法是把姓改成“贝尔蒂尼”(Bertini,编出这个姓的依据是用父亲名字罗伯特(Robert)后半截的“bert”,加上“ini”,以呼应她母亲的意大利血统。

  中国历史悠久,姓氏绵延流长。既要兼顾传统,还应改革创新。如果逐步微调既能被社会接受,又能大量节约行政资源,不失为为其注入了正能量。社会各方理应乐见其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