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连“京骂”都说不得了吗?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4-12-3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CBA赛场最近老打架,显得“京骂”什么的真不是个事儿了,但有关“京骂”还是惹出了不少事儿。先是在CBA第23轮广厦客场输给北京后,广厦主帅李春江接受采访时,出人意料地“控诉”北京球迷:“在我们的首都,祖国的心脏,观众肆无忌惮地骂人、侮辱人,我觉得很不应该。组委会技术台没有一次广播说不该这么做……试问,如果是你的亲人在场上,你们会不会这么骂人?要是骂你的亲人你是什么心态?赛场上输赢很正常,但侮辱人格太不应该,特别在北京,这么多年京骂全国都知道,一直没制止过,没有一点措施,我觉得奇怪。”说这话的时候,李春江眼泛泪花,因为本场比赛,北京队球迷不只对李春江爆粗口。在李春江的儿子李京龙上场时,也有北京队球迷用京骂来对李京龙进行人身攻击。

  以直率出名的李春江这番话很快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前广东队总经理、现佛山队总经理刘宏疆也通过社交网站声援了自己的老搭档,并表达了对北京球迷的不满。“上不及父母,你们是人吗?××!”在个人微博上,刘宏疆如此写道。随后,央视篮球记者刘佳也发微博“声援”:“春江说得对,北京的部分球迷确实素质低下,他们并不热爱篮球,只是把球场作为发泄情绪的舞台。我见过甚至很多人是喝完酒在场地里肆意辱骂运动员和教练,语言及其肮脏、下流。这样的人给所有真正热爱篮球的北京球迷抹黑,他们不配走进球场。”有趣的是,“控诉”“京骂”的这三个人正好代表了三个群体:主教练、俱乐部经理和媒体人。倘若有朝一日,“京骂”能像大家希望的那样消失于无形。那么,我们一定要感谢这三个人的勇气和直言——无论他们都是出于怎样的动机。

  在网路上,上述三个人遭到北京球迷滔天般的谩骂,是在意料之中的,谁也无法阻止这一点。当下,网络像球场一样,同样成了某些人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何况网络还可以隐身,可以匿名。但让人费解的是,竟还真的有所谓的篮球专家,投球迷所好,为“京骂”找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一些人以其狭隘和偏执的地域情结,公然在一些舆论平台将“京骂”解读成一种地域体育文化,大言不惭地为“京骂”涂脂抹粉,将“京骂”称之为一种地方俚语,甚至将其看作是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和文化气质,将“京骂”“冲出北京,走向全国”,视为一种文化传播。

  如此解读“京骂”,真的让人开眼了。“京骂”不只是亵渎了文化,也损害了北京人民的形象,侮辱了全国人民的智商。

  是的,骂人不只是北京球迷独有,但全场观众整齐划一地以某种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客队球员和教练员,的确数北京赛区最为严重。不只CBA如此,中超赛场亦然。“京骂”还引发了不好的连锁反应,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今天以“京骂”招呼客队,到了别人的主场,人家自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长此以往,“京骂”就会祸及中国体育,极大地影响到中国体育的形象。

  “京骂”已成北京之“病”,中国体育之痛,多年未愈。这病看起来不严重,但如果不治,一定会影响到中国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根治“京骂”,需要球迷自律,更需要管理者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如果不痛不痒的劝诫和警告没用,篮协就可以用“取消主场”的狠招儿,如此,那些素质低下的球迷才会长记性。俱乐部、比赛场馆等各方才会引起足够重要。

  球迷永远是比赛的一部分,高水准的职业比赛需要高素质的球迷。何况,北京为全国首善之区,“包容,厚德”乃“北京精神”要义,“京骂”不除,“北京精神”就名不副实,甚至会沦为全国人民的笑话。拒绝“京骂”,真的不是小事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