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涂鸦“爱情鹅”诠释大写的人性之善
吴迪
//www.workercn.cn2016-02-2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今年春天格外热闹。猴年即将来临时,火了一只“猴腮雷”;刚开春儿,又“赠送”了两只“接吻鹅”。

  “山无棱,天地合,朋友圈里俩大鹅”——今年情人节,两只鹅“亲吻”的图文火。近日,很多网友知悉两只鹅分别被宰食后,纷纷大叫“主人你不懂爱”。

  两只大鹅从走红时起,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后续故事的创作中——“大鹅跑回去了”“下了一堆鹅蛋,鹅仔都孵出来了”……可谓“脑洞大开”。

  其实,网友们踊跃加入对“爱情鹅”故事脉络走向的“涂鸦”,是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心理投射的反映。

  这种反映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是直接参与“涂鸦”者,他们相信和向往纯洁爱情。他们对照和思考爱情与现实,在心底形成一个结合自身现实境地的爱情结论,基于此,托鹅言志抒发自己对于纯洁美好爱情的向往。

  古往今来,折柳送别、红豆相思、赠花示好、结环为报,诸多意象都是人类心境的投射,都是借物抒怀,托物言情。

  可以说,“爱情鹅”只是一个承载人类情感的表达符号,诉说的还是人的事儿,映见世人渴望爱情的长相守。

  二是旁观者,他们年龄段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这一切外部因素决定了他们在审视由舆情搭建起的“爱情鹅”一波三折的童话故事时,会有不同反应。

  比如,不懂爱情的小朋友,也许会发出“大人的世界真难懂”的感叹,还不如拿出蜡笔画两只大鹅;而经历过爱情与现实洗礼的“过来人”,特别是老人,看到这些山呼“刀下留鹅”的年轻人,是不是也会抛出一句“现在的年轻人真无聊”?

  作为农家养的草鹅,当它们还是一颗颗鹅蛋的时候,就注定了人类的餐桌是它们的归宿,不同的仅仅是形态罢了——作为蛋被吃,还是作为肉被吃。吃货们看见的是“美味”,动保人士看见的是“残忍”——这是不同社会人群的心理状况的真实投射。

  令人欣慰的是,大家编写“爱情鹅”后续故事情节,并声讨“主人你不懂爱”,向往唯美爱情的背后,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一方面表现在大家对承载美好意义的事物的呵护上。“鹅跑回去了”“生了小鹅”,按照安徒生童话的模式“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网民言辞的宽和上。网友最多来几句“主人你不懂爱”,言辞宽和。在网络暴力、纷争充斥的网络空间,这实在不多见。

  即便年前“猴腮雷”被吐槽为“行走的红绿灯”,最难听的话恐怕也仅仅是“烂了的猕猴桃”。从一只“丑猴儿”到两只“接吻鹅”,吐槽也好、集体改写命运也罢,我们从这些“禽兽”故事身上,看到的不单单是娱乐成分,更多的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呈现。而这背后,则是人性本善、崇尚真善美的真实反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