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这两天,一则学生在大街上遇到昔日老师大打出手“报仇”的新闻在网上热传,打老师的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教训说:“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知道不知道?过去十几年了!”、“以前你咋当的老师?”(澎湃新闻)
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后都会不解:到底这位老师当年做了什么让学生如此记仇?也有人通过老师不敢还手揣测老师一定当年伤这个学生很深。更有人通过进一步延伸“分析”,师德低下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总体来看,很多人都是在分析这个学生打老师的“原因”,而后再根据“原因”来定对错。
这样的分析顺序似乎有些偏颇,这个事件实际上并不需要原因来支持对错——打人就是错的,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先退一步讲,假如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当年这位挨打的老师确实对学生大打出手、歧视偏见,给学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那么,如今学生在大街上给老师“打回去”,这样做就合适吗?
老师打骂学生固然不对,但是,施以惩罚、主持正义的应不应该是作为“受害者”的学生本人。我们能够理解一个长大了的学生的满腔愤懑,但不能理解一个成年人的胡作非为。
如果说,当年学生年龄小不懂得如何反抗,那么今天当你长大成人了,除了用拳头说话外,就没有其他更合法的渠道供你来“出气”吗?
如此恣意妄为、人人可为的“复仇”方式一旦扩展开,后果恐怕并不是每一个人想要看到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万一事情并非是眼见为实呢?一位网友的提醒发人深省:不敢评论,现在的反转新闻还少吗?
是啊,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情,倘若最终的调查结果是当年的仇恨是被报仇学生给夸大了,甚至是“子无须有”,仅是因为老师的正常批评、教育让这名学生感到“不爽”,那么,所有胡诌“师德低下”甚至高喊“打得好”的人岂不是在给一位已经受到伤害老师的伤口上撒盐吗?这对于其他认真从教,精心育人的老师岂不是更大的伤害?
所以,纠结这些无谓的背后原因而不去谴责明摆着的错误,甚至用错误的“原因”来推论打人的正确,这恐怕都是不合适的。
对于学生打老师报仇这件事情,人们不是不能说话,但是,不能什么都说。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能说话不是坏事儿。问题是,我们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负责任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我们在家里的闲聊和在网络上的“灌水”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前者的影响力有限,而后者却很容易导致无穷的后患。所以,在家里说话可以百无禁忌,可以不经大脑甚至是有违常识、抬杠拌嘴,但是在网络上的发言却不能不加思考、脱口而出。
特别是面对一些起码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时,非要置常识于不顾而要大肆探讨一番,非要为了出风头、引注目非要发一番惊人之论,非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对新闻事件进行带节奏般地阐发,最终只能是混淆了是非对错,扰乱了基本价值观念。
所谓的基本价值观念在这件事情上指的是,老师也许犯错误了,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惩罚他的不应是学生本人。而且,就算是学生想要惩罚老师,方式方法也不应如此大打出手——这个常识不必探讨。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