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解读公众质疑“西瓜办”的深意
//www.workercn.cn2014-06-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各地政府纷纷亮出权力清单,在努力取消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清理不必要的临时议事协调机构。对照这一大趋势,相关部门确实有必要在出台新政时,多一分谨慎,多些长远眼光。说到底,如何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避免“看得见的手”伸到“看不见的手”的“领地”,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据本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28日,河南郑州“西瓜办”官方微博开通,一时间在网上引来四方关注,有网友挖出郑州曾经成立过“馒头办”的历史,各种调侃、质疑纷至沓来:政府未免将“手”伸得过长,“西瓜办”到底办什么?是“叠床架屋”还是确有必要?记者调查发现,“西瓜办”自称不收费、不盖章、不办证,为瓜农提供数百处固定卖瓜点,负责协调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为瓜农和市民服务。

    “西瓜办”被质疑,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公众担心可能有乱收费;二是质疑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将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边界划清楚;三是认为成立这样的临时机构与国家有关方面清理跨部门议事机构的要求不相符;四是怀疑设立这一机构是否为了安置人员,甚至会像一些地方那样出现“临时工”执法现象。

    应该说,一些质疑并非无稽之谈。有些地方过去确实发生过借机“雁过拔毛”的现象,客观上加重了百姓负担,“临时机构等同于收费机构”的阴影在人们心中依然存在。同时,这样的机构甚至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有,“西瓜办”需要人、工作场所、活动经费,费用哪里来?会不会“羊毛出在羊身上”?当事单位自称“不收费、不盖章、不办证”,是为了解决瓜农有序进城销售西瓜的临时机构。若果真如此,那么公众的担忧也许会化解些。

    再看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边界问题。瓜农进城销售西瓜,是市场行为,政府进行适当的引导、规范是必要的,但现有的政府机构,如城管、工商、公安等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的监管职责,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西瓜办”吗?再说,这样的临时机构自身没有固定的职权,即使发生了问题,还是需要职能部门去解决,似乎有机构重叠之嫌。

    其实,郑州成立“西瓜办”不是新鲜事,以前一些地方曾成立过“馒头办”、“拉面办”等临时机构。成立这些临时机构,大体都有良好的初衷,如希望通过专门性的临时机构,强化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等。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诸如“只收费不服务”、“临时工执法”等不当行为,引来公众抱怨,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公众质疑“西瓜办”的“醉翁之意”,有关部门应该理性看待。当前,各地政府纷纷亮出权力清单,在努力取消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清理不必要的临时议事协调机构。对照这一大趋势,相关部门确实有必要在出台新政时,多一分谨慎,多些长远眼光。

    说到底,如何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避免“看得见的手”伸到“看不见的手”的“领地”,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