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一场风波”过后的几个“假如”
//www.workercn.cn2014-07-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假如”终归只是“假如”,谁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更应反思的是,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调整及执行,必须科学决策、认真执行,对暴露出的苗头性问题及弊端,应及时发现,及时弥补漏洞,避免让小问题发酵、演变成大纠纷。

  一场因中考政策性加分而起的风波,在这个夏天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尽管各方努力协调、应对,还是引发了涉事家长彻夜在教育局门前守候、“占领”新闻发布会现场、加分与没加分的考生都不满意的局面。目前,事态逐渐平息,而下一步当地中考加分政策的完善,依然引人关注。(见本报7月21日报道)

  是什么因素引燃了当地家长及学生对今年中考加分的不满?其实,10年前,家长们对当地中考加分就“颇有微词”,这是10年前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形容当时家长们对于该市中考加分政策的态度。2004年,哈尔滨市教育局为解决“因加分造成的‘一个考生上去,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考生下去’的局面”,从前一年的6月份就展开调研,2004年3月,召开了以中考加分政策为主题的听证会。

  按照常理推断,经过了听证、调整等一系列过程之后,公众对于中考加分政策的“微词”应该会逐渐减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公众的不满似乎一直没有缓解,终于到了2014年,这种不满爆发出来。从今年6月初开始,就有家长通过各种渠道提出对中考加分的质疑。今年的中考加分名单公示后,更有家长整理了一份疑似加分造假的名单送到了哈尔滨市教育局。只是,这些“前兆”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回应,使得事件不断发酵。而家长们对于当地中考政策性加分的不满,既有对政策本身的不满,也有对政策执行的不满。

  正如有专家对此的评论:哈尔滨教育局错过了解决中考加分被质疑的最佳时机,加速了其演变为公共事件的进程,也加重了社会治理的代价。应该说,这代价当中,包括因不满而引发的质疑,因质疑而对公信力产生的抱怨,因抱怨而引发的混乱,为应对混乱而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让我们做几个“假如”——假如当地每一次中考加分政策的调整都用听证的方法来通过,那么,家长们的不同意见应该不会累加起来,而应该能通过沟通交流来释放。但事实上,2004年的中考加分听证会之后,尽管加分政策有所变化,但并没有举行过听证会,公众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发表意见的途径。

  假如一些苗头性的造假行为在第一时间被查实、处理、公布,从而树立教育部门在中考加分政策执行方面的公信力,那么,结局也会好些。但事实上,据媒体报道,早在2011年就有一段涉嫌比赛造假并获得中考加分的视频被曝光,至今没有任何处理结果。

  假如将10年前制定的“减少项目、降低分值、淡化加分”的原则落实到位,实施到底,应该会减少公众对中考加分的争议。但事实是,自2008年开始,艺术方面的加分项目不减反增,“版画、卡通画、篆刻”也登堂入室,进入加分序列。

  “假如”终归只是“假如”,谁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更应反思的是,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调整及执行,必须科学决策、认真执行,对暴露出的苗头性问题及弊端,应及时发现,及时弥补漏洞,避免让小问题发酵、演变成大纠纷。

  对更多部门及地方来说,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对公众的意见、建议,应保持足够的敏感,有迅速应对、科学应对的能力。要知道,每一个部门的行为、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最后影响的都是公众对一方政府决策、治理能力的评价,影响百姓给政府整体形象的打分。尤其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政策公平公正与否,百姓的眼睛是最亮的,百姓有意见,有不满,通常都是事出有因。能不能倾听百姓的意见,合理决策、科学决策,是对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考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