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警惕“阴阳合同”背后的灰色交易
//www.workercn.cn2014-11-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新华每日电讯》11月12日报道,“只要能成交,房价怎么做都行”,“交易中心有朋友,打点就能少缴税”——买房时,不少中介会抛出“内部公关”的噱头吸引买房者。记者调查发现,避税“阴阳合同”确实存在,并针对房产交易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近日, 上海检方查获多起利用虚假材料申报二手房交易税收案件,造成大量国家税费损失。

  利用“阴阳合同”,虚构交易金额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这种现象在房地产交易环节比较普遍,甚至成为一些地方业内的“潜规则”。上海检方的查处行动让这一“地下经济”业态浮出水面,也让公众进一步看清了“阴阳合同”灰色产业链的真面目。

  不少卖房者或者购房者曾遇到这样的场景:从咨询买卖房开始,中介机构就不厌其烦地反复陈述,只要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并且委托他们买房或卖房,他们有“关系”可以保证少缴税。在此诱惑下,不少人按照房屋中介机构的“指导”,懵懵懂懂地签订了“阴阳合同”,为中介机构出具了授权手续,而其背后的真相,很多人未必清楚。

  在“阴阳合同”灰色产业链的遮掩下,价值上百万元、几百万元的房子,瞬间变成了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房价大幅“缩水”,缴的税费自然就少了。买卖双方可能获得了一些好处,可与此同时,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并滋生大量商业欺诈行为,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甚至催生不少腐败现象。不仅如此,这种交易也给买卖双方留下不少隐患,一旦不法中介受到查处,连带的补缴税款、罚款责任对交易双方来说是免不了的。

  对此种现象的危害,不可不察,有关方面不能任其肆意横行,应针对“阴阳合同”的交易流程,有的放矢地“亡羊补牢”。如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的透明性、规范性,不给灰色交易留下生存空间;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的技术含量,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加大对行政管理的监督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强化对 “帮助”不法中介作假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惩处,不给个别人提供寻租空间。

  “阴阳合同”催生灰色产业链,其引发的问题不仅对房地产交易、房地产监管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而且对整顿、防范其他领域存在的类似“潜规则”、滋生的灰色产业链现象,同样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