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专车“涉黑”争论中的那些误读
程莉莉
//www.workercn.cn2015-01-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的管理模式能否考虑与新的发展模式接轨,形成服务不同需求人群的互补格局?透过新生事物看到公众的需求、反思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与时俱进,对管理者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打击软件叫车的城市又多了一个——1月7日,《北京青年报》消息称,北京交通执法总队负责人表示,“目前多个软件提供专车服务,实际上就是变相为乘客提供了黑车”,“这是北京首次公开认定私家车通过打车软件拉活属于非法运营”。此前,沈阳、南京、上海等多地接连叫停专车业务。

  一边是多地相继举起大棒,专车三三两两被查处;一边是软件叫车在不少地方发展得如火如荼,手机上“打车红包”抢得欢天喜地。一边是交通部新闻发言人一个半月前刚刚对此明确了“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另一边就是多地监管部门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场需求与政府干预、鼓励创新与依法监管之间,仿佛总有种种理不清的头绪,于是,围绕专车到底是不是黑车?该不该叫停或严打?激烈的争论近来不绝于耳。

  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称为“移动互联网改变中国城市交通的变革元年”,重要标志就是软件叫车服务的诞生,让人们的出行迎来了“私人订制专车”的时代。面对新事物,争论总是难免,但在争论中,有一些重要信息一直被曲解和误读。

  专车服务争论该不该是“存亡”之争?眼下,专车以种种优势深入人心:约车容易、车型豪华、司机素质高、服务好,有代表性的举措包括“耐心等候”、“为乘客开关车门”、“免费提供饮用水、纸巾、充电设备”、“不需现金支付”等,让不少乘客一经尝鲜就成为忠实拥趸。而这样一个颇受欢迎的新生事物,多次遭遇“叫停”、“打击”、“非法”等字眼,难怪会刺痛消费者的神经。

  不过,仔细研究一下各地的“严打行动”和“政策表态”可以发现,其中关键词不外乎“未取得营运许可的私家车、社会车辆”,也就是说,有营运资格的出租车辆并不在叫停之列,各地处罚的车辆也都是挂靠的私家车。简单来说,专车中有黑车,但并非所有专车都是黑车,厘清了这个误区就可以明白,有关专车的争论本不该是“存亡”之争,而应是如何规范之争,这样的争论才是理性、建设性的。

  专车服务是互联网创新产品,很多人尚未完全了解清楚其优势及问题,部分官员、媒体和公众在自身同样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不够全面、严谨的表态或解读是不负责任的。上海某官员在“非法客运整治情况”专题会议上明确回应:“滴滴专车是黑车,营运不合法”;更有不少媒体直接把打击黑车等同为叫停专车。前者将专车“一棒子打死”,后者将监管“一棒子打死”,其“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舆论的混乱。当然,我们不排除个别监管者面对新生事物仍有维护原有利益格局的想法,但在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这种维护恐怕也难以站得住脚。

  对于软件叫车这样一种新兴业态,统一规范的行政解读应该尽快进行。交通部门不妨摸摸底,给公众一个明白:黑车占专车的比例到底有多少?对于符合营运条件的私家车、社会车辆,能不能吸纳进入“正规军”?个别地方的普通出租车抱怨被抢生意而罢运,再一次暴露现有运营体制弊端。我们的管理模式能否考虑与新的发展模式接轨,形成服务不同需求人群的互补格局?透过新生事物看到公众的需求、反思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与时俱进,对管理者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