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央企境外资产:摸清家底只是第一步
郭振清
//www.workercn.cn2015-03-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央企境外资产的结构复杂,如不及时进行审查,很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权力寻租。摸清家底后,需要包括国资、审计、纪检、法制等部门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且刻不容缓。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近日发布《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公告中称,摸底境外国有资产被列为今年检查重点。

  随着我国央企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目前110多家央企形成的境外国有资产规模约有4.3万亿元之巨。舆论普遍认为,有关部门对这部分国资的运营及其收益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监管。两会期间有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披露,大多数央企从未进行过国家审计,央企的境外资产更是处于监管“真空”,“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此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媒体甚至评论说:央企4万亿元境外资产不审计必滋腐败!

  所以,两会刚结束,国资委就发出摸底央企境外资产的招标公告,自然被舆论聚焦。实际上,这并非国资委第一次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检查。据媒体报道,自2009年始,国资委对央企的境外资产进行了一系列排查,排查涉及近6000家中央驻外企业和中央企业驻外子企业的境外国有资产。2011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央企境外国资管理做出了规范要求。但这几个文件的实际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应该说,国资委此次通过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摸底境外国资的举措,与以往自己动手检查相比,将会更加客观。这既是回应社会民众关切,也是加强监管力度、提前发现问题以确保境外国有资产安全的积极作为。

  但也应看到,仅靠这种监管还不够。许多专家指出:大量央企境外资产不审查肯定会出现问题,这些资产本身结构复杂,如不及时进行审查,很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权力寻租等。

  因此,紧接着要做的,首先须把所有央企资产包括境外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国家审计监督体系,尽快填补此间审计监督“空白”。这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和义务。哪里有国有资产,哪里就应当实现国家审计的全覆盖。很难想象,一个法治国家的庞大境外国有资产竟然长期游离于审计之外。而实际上,依法纳入审计对这些境外央企的经营者也是一种保护。

  其次,要为央企走出去及境外国有资产增值收益做好制度设计安排。通过摸底,及时剥离那些低效、无用资产,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结构,把资金投入到更加需要的领域,以充分实现利润增值。对此,须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和国际产业升级的需要,尽快为央企告别重规模和产能的旧投资模式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为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再次,需要相关立法支持。对境外投资如何加强监管,既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保值,又有利于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营机制,使激励和约束并行,仅靠国资委的几个管理文件还不够。国务院法制部门应顺时应势,加快相关立法调研步伐,早日将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此次国资委旨在摸清央企境外资产的举措还只是第一步,后面需要包括国资、审计、纪检、法制等部门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且刻不容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