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刘文宁
//www.workercn.cn2017-11-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打造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展示首都风范,留住古都风韵,是北京实现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之一。它号准了公众对更高档次美好城市环境的需要之脉,也是踏准了城市形象升级换档的节拍。

  近日,在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北京会议中心、京沈高速沿线等区域,100余块违规广告牌匾被拆除。这是“还北京一个美丽的天际线”、整治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的集中行动。按照北京日前出台的户外广告牌匾新规,市主次干道沿线的所有建筑物楼顶禁设牌匾标识和各类广告,年底前还将拆除1万多块不合格广告牌匾。同时,北京启动“架空线入地改造”,力争3年将核心区“蜘蛛网”般的空中线缆,全部入地及规范梳理。

  也许用不了多久,站在北京市一些主要街区,我们有望告别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匾和纵横交错的“蜘蛛网”,能在眺望远方那片清朗、干净的天际时,品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

  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是号准了公众对更高档次美好城市环境的需要之脉。除了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干净的食品之外,干净整洁有序的公共空间越来越成为百姓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影响百姓生活的舒适度和获得感。如果说在衣食住行上我们习惯了做加法,即尽可能生产更多更丰富的商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坚守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时则要做减法,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有节制的建筑物高度,有底线的天际线,协调的建筑色彩,疏朗的公共空间等。城市治理经验告诉我们,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是构成现代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部分。

  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也是踏准了城市形象升级换档的节拍。争奇斗艳的广告牌匾,曾经是城市经济活力四射的象征。在北京等不少城市,一些黄金地段高楼外的广告牌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高楼顶层与蓝天相接处的天际线被众多广告牌匾割裂、打破,既有安全隐患,也破坏了城市上空公共景观。还有“蜘蛛网”般的空中线缆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团团笼罩在大小街道的上空。

  可以说,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是多年前国际大都市在我们印象中的“标配”。今天,空间疏朗有序、环境整洁优美、坚守自己的传统与民族特色,则越来越成为现代大都市提升形象的砝码。出国旅游,很多人惊叹于国外一些大都市的历史沧桑感与现代时尚元素相伴共生,喧闹的都市氛围中不乏一种宁静。这样的城市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而打造这样的城市形象,无一例外,离不开严格的法律法规,离不开长期的治理行动。

  “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打造疏朗有序的公共空间,还城市一片宁静的天空,展示首都风范,留住古都风韵,是北京实现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之一。如果说技术上的难题不再,那么,资金来源、多部门协调、严格执法等,确实还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

  说到底,这是公共治理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的问题。凡事有了规划,更要有具体行动的时间表。以北京清理违法建筑为例,之前公众诟病不少,专家频频建言,但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的回应与行动总是慢吞吞的,甚至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而近来,拆除违建、治理“开墙打洞”大规模环境治理工程声势之大、行动之快、清理之彻底,让不少百姓感到“这次动真格的了”,眼看着一块块绿地、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取代了之前一片片杂乱的违法建筑,百姓切身感受到周边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在城市公共治理领域,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突破,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才会牢牢地树立在百姓心中。此外,北京市治理城市公共空间的举措对于其他城市来说,也具有某种标杆和示范作用,其意义与影响值得期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