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树立绿色文明殡葬的观念和风尚,将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需要寻找公众需求与社会利益的结合点,政府、公众及全社会共同发力。
清明节过后,两则有关殡葬的消息引人关注——湖北通城县等地“活人墓”越修越多,占地越来越大,全县范围内有近8万座。而在北京,全市33家经营性墓地均有开设生态葬区或提供生态葬服务,去年全市节地生态葬占总安葬量的44%,到2020年有望突破50%。
一边是活人修建墓穴占据大量土地和空间,一边是节约土地资源、更为环保的安葬方式在逐渐被公众接受。这折射出殡葬观念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差异,也反映出当下改变殡葬观念、推行绿色生态殡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活人墓”的盛行叫人咋舌,其背后有人们担心日后墓地涨价、想提前占位的因素,也不排除一些人看重风水、迷信“买墓添寿”在作祟,此外恐怕还与一些地方土地资源审批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脱不了干系。
近年来,我国殡葬改革步伐不小,成效也被公众所亲身感知。比如土葬改革大力推进,火葬率有了明显提升;以民为本的殡仪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清明等特殊时点,焚烧祭品等不文明祭奠现象逐渐减少;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和接受绿色生态安葬方式等。尽管如此,媒体不时曝出的一些现象也反映出殡葬改革的艰难与阻力——一些地方的土葬有抬头之势,有的地方大肆修建豪华墓、“活人墓”,一些人对生态葬持怀疑犹豫态度,等等。
畅通绿色生态殡葬之路,需要在改进殡葬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生态葬是“薄葬”的观念之所以在一些人当中挥之不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没能让逝者亲属在安葬和祭奠的仪式感上得到满足。比如一些环保葬是将多名逝者一起下葬,且不立碑、不留名,不仅使亲属情感上难以接受,更让日后的凭吊和祭奠无迹可寻。在生态葬的项目选择上,如今已有骨灰自然葬、骨灰撒海、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立体存放等多种方式,今后要做的应是提供差异化、人性化服务,更好地衔接葬与祭,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推广绿色生态殡葬,离不开经济手段的助推。北京去年取得节地生态葬占比超四成的成绩,就与节地生态葬价格较低,有的葬式免费,有资金奖励和补贴等优惠政策不无关系。政府部门有诚意,公众对新兴的殡葬方式也更易有勇气和信心。
殡葬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转变最为不易。利用更多方式向公众传递和介绍绿色生态殡葬的理念与做法,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对绿色生态殡葬能够从拒斥到理解、到接纳、到践行。所谓移风易俗,需要点滴改变的日积月累。
此外,清除权力任性对绿色生态殡葬的现实阻碍,摆脱附着在厚葬之上的利益掣肘,也十分重要。一些商家为赚取暴利,千方百计推广豪华殡葬,不少墓园与花圈店、风水先生长期合作,你帮我拉来更多客户,我帮你推荐高价墓地,抱团忽悠,以图“双赢”,这种利益合谋值得警惕。
“死生亦大矣。”殡葬之事,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公共利益,更是现代文明的一扇窗口。年初,民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涉及殡葬改革、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部署和要求。树立绿色文明殡葬的观念和风尚,将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需要寻找公众需求与社会利益的结合点,政府、公众及全社会共同发力。
清明时节国与家共祭的力量 2014-04-04 |
邓子庆:倡生态葬值得大力推广 2014-08-08 |
侯锋林:农村殡葬改革考验政府治理智慧 2014-10-09 |
燕赵晚报:绿色殡葬,也要绿色祭奠 2015-03-24 |
叶乐峰:让清明节离“绿色化”更近点 2015-04-03 |
绿色发展需要绿色“指挥棒” 2015-08-20 |
殡葬向绿色转型,要坚定也要温柔 2016-04-05 |
推进绿色殡葬,要坚定也要“温柔” 2016-04-05 |
推动殡葬向绿色转型,既要坚定也得温柔 2016-04-05 |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2018-01-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