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看台声音:外援不是联赛的救世主
//www.workercn.cn2013-12-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冬天是属于联赛的季节。这不,中超联赛刚刚偃旗息鼓,男女排联赛就次第登场,再加上正在火热进行的男女篮联赛,一个都不能少的中国三大球联赛看起来很热闹也很美。

    走过17个年头的中国排球联赛以往颇为让人诟病,常常给球迷落下非职业或伪职业的话柄,但今年的联赛,各俱乐部却下了狠手,7支球队一共引入了18名外援,创下了中国排球联赛之最。显然,外援已经成为半死不活的排球联赛的那根“救命稻草”。

    据说,排球联赛突然兴起外援热,是拜北京男排所赐。上个赛季,北京男排引入3名欧美高水平外援,不仅极大地提振了主场氛围,而且还帮助球队一举夺得联赛冠军,为其它球队树立了很强的示范效应。

    但外援到底能否拯救排球联赛,答案其实并不让人乐观。过往的排球联赛对外援不那么热衷,一方面当然有钱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恐怕在于中国排球尤其是女排的水平并不差,就像中国的乒超联赛一样,国手的水平摆在那儿,外援只能算个点缀,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外援就不是那么急切和必须的事情。相反的例子是足球,中超和以往的甲A外援都非常凶猛,到今天的恒大,此种情形已经登峰造极。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最近的中超颁奖,恒大的翻译成了典礼上“最忙的人”。他们一共拿下8个奖项,几大重要奖项均被“洋面孔”包揽,对此,专家忧心忡忡。“老国门”区楚良就曾感叹,外援“抢镜”除了是职业化所需,更是过去10多年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缺失所致,“中国的中锋、中卫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不如一些东南亚或南亚的”邻居“。”

    区楚良的话并非妄言,依靠外援和恒大,中超的票房不错,关注度也很高,但中国足球水平并未有实质性的提高,国足的排名还屡创新低,至今连个亚洲杯的参赛席位都搞不定。对于外援的疯狂表演,乐观的说法是,外援的高水平能够带动国内球员,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这种期待中的效应,为什么?因为外援还挤占了国内优秀球员的出场时间。外援就是这样,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和足球一样,中国篮球也有被外援主宰的危险。在CBA(如今还得加上WCBA)的技术统计榜上,外援包揽前五名甚至前十名,都不算新闻。在一些球队,外援拥有无限“开火权”,这不只是限制了球队的打法,而且还给教练的管理出了难题。前一阵子,北京女篮主教练许利民,面对媒体,竟痛言:“在场上操纵不了她(指外援),这对于教练是耻辱。”虽然后来事件已经平息,但外援管理难,在CBA、WCBA早已是不公开的秘密。

    以目前的人才储备和底蕴,中国篮球还不至于像国足一样,常常被人当做笑话看,但今年亚锦赛跌出前四,却是中国男篮这些年来摔得最重的一个跟头。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男篮坠落的过程中,CBA品牌价值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

    我倒不认为,联赛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队服务,甚至为国家队让路。作为一项职业品牌赛事,联赛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它有一个特别重要也是责无旁贷的任务——为中国体育培养人才。职业联赛离不开外援,但在如何使用外援和本土球员尤其是年轻的本土球员之间,俱乐部应该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管理层应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如此,联赛和国家队建设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联赛外援横行,说白了,还是俱乐部没有长远眼光,只注意眼前的结果。毕竟,买外援比培养年轻人更能立竿见影。但职业体育和专业体育相比,其实更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外援主宰联赛,一点也不意味着,我们的联赛变得更职业了,而是相反——我们所谓的职业俱乐部还不够职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