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新闻观察:巡视组一撤,官员就敢“嘚瑟”?
//www.workercn.cn2014-11-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4日,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收官”之际,《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指出,有群众反映,一些官员存在侥幸、观望心理,不断上演“变脸戏码”——中央巡视组一进驻便开始“颤抖”,而巡视组一撤离便重新开始“嘚瑟”。

  巡视组来了,有的地方官员就“颤抖”,巴不得他们早一天撤走;而巡视组一撤,有些官员就张牙舞爪,原形毕露。公众对此深恶痛绝。所以,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这个表态凸显出敲山震虎之意:别以为已经历巡视,问题已经查找,中央就会收手,反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值得拷问的是,为何巡视组一撤,一些地方官员就敢“嘚瑟”?有人形象地将巡视组比成“钦差大臣”,他们握持尚方宝剑,在地方或单位巡视时,能摆脱各种权力和关系的牵绊,几无障碍。所以,在巡视组面前,地方官员只能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唯恐露出“尾巴”。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一者,现实中,有些官员位高权重,没有哪个部门或个人敢于监督他,尤其是地方或单位“一把手”。二者,正如有巡视组在报告中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存在“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一些官员不仅官官相护,结为“死党”,而且与富贵者“勾肩搭背”,将为官之地或行业、领域打造成“自留地”。如最近落马的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多年来竟多次拒绝提拔,醉翁之意就是精心打造自己的“小山头”,最终涉案金额高达近3亿元。说得狠一点,有些官员在自己任职的“一亩三分地”上,俨然就是“土皇帝”、“土霸王”。所以,巡视组不在跟前,便可以肆无忌惮,想怎么“嘚瑟”就怎么“嘚瑟”。

  于是,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官员“嘚瑟”,不能总是等巡视组来威慑、查办。

  按理说,约束权力的法律、政策不少,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不可触及的“红线”、底线,监督和约束官员权力的职能部门不少,比如各级党委政府、纪委和监察部门,还有人大、公众等。也就是说,官员的言行原本置身诸多监督、约束之中,有违法乱纪者,公众会举报,执法机关会问责惩办,何来“嘚瑟”的资本和底气?

  如果说,巡视组一撤,有官员就敢“嘚瑟”,究其原因,恐怕只有一句话:在这些地方,权是大于法的,而监督、制约公权的部门、机制是缺位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迈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期。遏制权大于法,确保法在权之上,才能威慑某些官员不敢“嘚瑟”,并形成长久的震慑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