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国际随笔:阿拉法特的未竟事业
//www.workercn.cn2014-11-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11月11日是已故巴勒斯坦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逝世10周年的日子。这天,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举行纪念仪式,缅怀他们的领袖。而原定于当天在加沙地带举行的大型纪念活动,则由于安全形势恶化被迫取消。

  阿拉法特生前为巴勒斯坦国总统、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曾因1993年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而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75岁的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一所医院逝世,有关其死因的争议至今未有定论。

  阿拉法特毕生致力于争取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他有一句名言:“隧道的尽头总会看到光明。”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然而,直到他辞别人世之时,也始终没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明”。10年过去了,“隧道尽头的光明”仍然遥遥无期。这既是阿拉法特的悲剧,更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悲剧。

  阿拉法特的未竟事业,吸引和鼓舞着众多的巴勒斯坦人,但在通向“光明”的路上充满了坎坷和荆棘。要实现阿拉法特的奋斗目标,巴勒斯坦人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内部的团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内部团结,实在是个困扰巴勒斯坦人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巴勒斯坦内部主要有两大政治派别,一个是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领导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起义”。另一个是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该组织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主张政教合一,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列为恐怖组织。

  这两大派别的矛盾由来已久。阿拉法特在世时,巴内部派系之争尚受约束。阿拉法特去世后,派系之争,尤其是这两大政治派系之间的争斗趋于表面化。法塔赫长期主政巴勒斯坦,但在2006年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败给哈马斯。法塔赫不愿与哈马斯主导的政权合作,特别是在安全部队指挥权问题上不肯让步,导致双方紧张关系持续升温。2007年,哈马斯武装夺取加沙地带,造成巴勒斯坦分治局面: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

  法塔赫和哈马斯曾于2011年和2012年在开罗和多哈签署了和解协议,但协议最后都不了了之。今年4月底,在美国主导的新一轮巴以和谈进程突然破裂的情况下,双方再次传出和解的消息。6月2日,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成立。这虽然标志着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的和解进程进入快车道,但未来的和解之路依然充满崎岖。就在本月7日凌晨,10名法塔赫官员在加沙地带的住宅大门或汽车几乎同时遭到炸弹袭击,为阿拉法特纪念活动临时搭建的平台也被炸毁。法塔赫认为哈马斯是幕后黑手,哈马斯予以否认。

  在外部,巴勒斯坦面对的不仅仅是相对强势的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背后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哈马斯在行动纲领中始终没有删除消灭以色列的条款,因而自巴以和谈之初,以色列政府就一直拒绝与哈马斯进行任何接触。在美国的推动下,巴以在去年7月底开启了新一轮和谈,当时决定于今年4月29日结束。但和谈在今年三四月间陷入危机。在4月23日巴方宣布达成内部和解协议后,以色列政府决定取消当晚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巴以最新一次会谈。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要求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做出二选一,或与哈马斯和解,或与以色列和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也表示,美国对巴勒斯坦两大派别的和解声明感到失望,其时机“令人不安”。

  实现巴以和平,符合有关各方的利益。而和谈是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巴以双方,巴内部两派,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和平为念,摒弃成见,克服障碍,相向而行。惟有如此,阿拉法特的未竟事业才能够早日实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