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热议多年的民生难题终于在年终岁尾有了重大突破。
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如果顺利付诸实施,不仅终结了为社会诟病多年的养老双规积弊,彰显了公平正义,更有助于为刺激消费,为扩大内需打下更牢固基础——按照国际经验,政府每向社保投入一元钱,将有望产生10元的消费需求。
与之呼应,改革方案提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于是各界关于公务员工资大涨的揣测急剧升温,其中不乏忧虑和质疑。
平心而论,在官方公布的700多万“吃皇粮”的公务员队伍中,的确存在严重收入不均现象。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不过,即使中央下定决心去啃养老并轨这块硬骨头,但具体实施的难度仍超乎想象。
首先是“统”。中国现行养老制度除了体制内外的大双轨以外,还存在着内部的差异,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国企职工,民企职工,军队,农民和自由职业者等等,分别享有不同种类的养老待遇。因此,想一步到位纳入统一的社保体系显然不现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此次并轨无疑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公务员养老社会化,将3600万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实现养老接轨。这需要突破三大难题:体制内的公务员过去从未自己缴纳过养老金,如何重建能与社会接轨的养老体系是个考验;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存在“老人”和“中人”和“新人”,前两者都有社保并有持续缴费的年限,如何统筹安排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最突出难点则在于目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金但替代率比企业职工高,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
再者,养老并轨的另一难题便是“钱”。2013年,全国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需要中央财政补助;其他13个省级地区当期收大于支,基金结余4042亿元。此外,统筹层次低拉大了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的差距。省份内不同地区的差距也很大,广东省韶关市和深圳市的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分别是20%和13%,而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744元和3635元。
另外,2013年底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万亿元,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基金结余共约4.6万亿元。2007年至2013年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2.2%,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的涨幅,资金贬值严重,各地对此反应强烈。关键症结在于社保投资渠道狭窄,按现行政策规定,社保基金在留出一定金额用于当期发放后,应全部用来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各地购买的国债数额有限,90%以上的社保资金都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其中活期存款接近一半。与此同时,社保基金尚未建立专业化的投资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而资金贬值已经严重影响了参保积极性和待遇水平。
在钱紧并缺乏快速收益预期的情况下,3000多万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便成为现实选择。
改革的难点就是让既得利益者放弃已长期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因此,要集体拉低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走向社会化养老通衢,除和公务员一起适度加薪对冲矛盾之外,根本之策在于加速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其进军市场步伐,为国家财政减负。
总之,当下比较容易实施的是公务员加薪。但加薪之前提是行政体制改革提速,官场减员增效全面推动,尽快实现法治服务型政府之新局,为公务员加薪创造更宽松合理的前提。
公众最大的隐忧是:本来公务员加薪是为养老并轨创造条件,但别最终演变成了养老并轨变成了公务员加薪的堂皇的“借口”。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目前启动的养老并轨及最终实现的社保公平是最受关注也是最温暖人心的变革,惟愿最终变成全社会真正的福音。
废除养老双轨制的PK 2011-02-14 |
东北网: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差钱只差公平 2009-02-01 |
东北网: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差钱只差公平 2009-02-01 |
民生视点:养老金九连涨为何难换职工幸福感? 2013-01-13 |
徐立凡:上调企退养老金应为公平养老铺路 2014-01-10 |
民生视点:最可怕的城乡差距在哪里? 2014-01-26 |
公务员薪酬限高提低? 2014-06-23 |
中国网:提高企业养老金能释放普惠效应吗 2009-12-24 |
田俊荣:民生须改善 “三高”要警惕 2014-05-30 |
毛颖颖:社保对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 2012-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