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个世界她来过,然后,年仅33岁的她留下眼角膜、留下光明,没有挥别就离开了,就像《心火》的歌词,她“是短暂的花朵”。关于姚贝娜,已经不需要画蛇添足再作说明,近些日子的门户网站首页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个名字,在媒体、商业公司以及娱乐界和哀悼人群大众的互动中,这朵凋谢的鲜花余香四溢……
活着的人追忆绚烂如花的逝者,这是一个善良社会的应有之义,人们理当敬重即使离开也要回报社会的魂灵。然而,在无序的嘈杂声中却几乎听不见主角的声音,这有些奇怪,也许她没有说,但我还是想问,她愿意安静地离开吗?就像高仓健,据报道说,基于对逝者的尊重,高仓健去世8天后才发布消息,而这之前葬礼已经由家属秘密举行完毕。或者像李小文院士,这个世界级的顶尖好手生前就拟下了一份“尊严死”的简明遗嘱。固然,高寿者不足以比拟年轻的惋惜,可是“布鞋院士”在鼎盛之年逝去必须说也非常令人扼腕。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安静地离去,就如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无私地捐赠自己的器官。我无意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想到这些是因为奇怪在歌者离去的怀念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嘈杂的声音,比如守候在病房外等待死亡的消息以及太平间的拍摄,“消费苦难”情何以堪!人性,或者说职业良知不该只是语义的道德,撇开事件的真假,“独家”真的那么重要吗?反过来,那些责难的发声者是否也需要想一想,难道不是你们哺育记者如斯“堕落”么?关注院士的人不会焦急地等待“娱乐界”那种无休无止的噱头。
每个人都有权利指责不良行径,谁可以是道统的代言人呢?当每个声音都在讨伐他人的时候,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有道德高地。有人貌似知道一些真相,推演了“关注”是怎么样一步步演变成焦点的。我们应该相信商业公司的道德,因为他们也是人组成的。不过,作为尚未跻身顶层队伍的歌手,客观说,善良、无私的行为一定会在无意中更广泛地传播歌声,问题是,在无数的哀思后面,每个人都是单纯的吗?“正义”的争吵真的是对逝者的关怀吗?
实事求是地说,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关心娱乐界的风景,即使有人感叹:过分的关注甚至到了忽视其他大多数新闻事件的程度。回到事件的过程,那些杜撰微消息的人、那些脑子不正的“标题党”,那些醉心于策划的机构和媒体,当你们为了制造新闻致使事件膨胀、扭曲的时候,意欲何为呢?
逝者已去,质疑是不是炒作,拿责任和道义说话,如此种种,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真诚的祈祷和祝福应该在内心的深处,即便不是默默地心语告白,至少不能是街肆的喧哗,不知道关心事件或者关心事件中主角的人们,想没想过,姚贝娜也许愿意安静地离开。也许她挥过手,向她热爱的生活和人群道别,可惜太自以为是的我们却没有注意到……
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