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2月8日《现代快报》报道,对很多人来说,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过年也不例外。QQ抢红包、网购年货甚至年夜饭,除夕夜选择泡在网上,微信拜年取代登门拜访……“年味”在网络世界似乎格外浓厚。当春节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也少了点民俗味和人情味,多了点虚拟化和快餐化。
随着春节临近,网络上的“年味”确实越来越浓厚。这既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潮流与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网络购物,一方面可以避免人们数九寒天奔波采购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人们选购年货的范围,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都能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传统遭遇网络,“网络上的新年”也势必成为一种老百姓过年的“新常态”,我们应该学会适应。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过大年”,按照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实中的年味难免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大家都在网络上选购,那么商场、超市、大街上的年味就会少一些;大家都通过网络预订年夜饭,而不是全家人动手准备年夜饭,那么集市、菜市场的年味也会淡一些。
春节和我们小时候的春节相比,吸引力似乎大大下降了。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无须排斥“网络上的新年”,就像我们无须排斥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样,但同时应该注意平衡好“网络春节”与现实春节的关系,尽最大可能为传统节日和民俗留些余地。
就以春节拜年为例,对于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自然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拜年,但是那些就在身边的,比如一个村庄、一个城市的亲朋好友,还是应该多一些登门拜访,或者是一起外出聚会。拜年只是一个形式,借拜年的机会聊聊近况、加深感情才是目的,这是网络拜年无法替代的。更何况,如果年轻人沉浸在“网络春节”中无法自拔,或许会冷落了自己的父母亲人。
“网络上的新年”是一种“新常态”,平衡好“网络春节”与现实春节的关系也是一种“新常态”。
易艳刚:不妨以平常心看待春节“移风易俗” 2011-02-09 |
易艳刚:不妨以平常心看待春节“移风易俗” 2011-02-09 |
张西流:“节奴”让春节失去传承价值 2011-02-09 |
张西流:“节奴”压扁了春节的文化传承价值 2011-02-09 |
易艳刚:不妨以平常心看待春节&q... 2011-02-09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沈阳晚报:从手写春联开始回归传统春节 2010-02-11 |
话外音 2013-01-22 |
沈阳晚报:从手写春联开始回归传统春节 2010-02-11 |
胡 泳:空气里充满“红包”的味道 2014-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