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旅游观察:传统节日需多些互动元素
张正言
//www.workercn.cn2015-02-1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再过几天就是传统的春节了。看晚会、短信拜年、吃吃喝喝,千篇一律的节日内容让不少人对春节喜忧参半,喜得是它是中国最浓重的传统节日,一个难得的长假可以全家团圆,可以外出旅游等。忧得是长假满满的“吃喝”“打牌”“送礼”活动,让人苦不堪言。如此节日“内容”与西方传统节日相比,互动性明显缺乏。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真正有影响的节日,其本身的独特性实际上早已失去了现实的载体。很多年来,“吃”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的一大主题,但对于基本实现小康的中国国民来讲,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平时舍不得吃而留在过年的,从“吃”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天天都在过年,所以不少人都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再看看西方的节日,其鲜明特点是注重节日活动与全民狂欢,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如泼水节、啤酒节、泥浆节等都已影响广泛,吸引游客趋之若骛。

  受社会文化变迁影响,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面临诸多问题,很多节日是有其名无其实,传统节日实际上只是一个假日而已。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比,西方在节日的互动上比我们做得好。以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寒衣节为例,两个节日性质相同、日期相近、活动内容相似,都是祭奠先人亡魂。不同的是所属的国度,且打造出的节日经济效果明显不同,万圣节不断升温,甚至影响到中国游客,而寒衣节却连名字都没有为国内大众所熟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现象既与西方的节日文化有关,也与西方对节日经济的营销有关。从节日文化看,外国人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分享,中国人相对比较内敛。所以,在西方人的节日中,除了家庭团圆、朋友相聚外,也很强调与陌生人的互动,相关企业、商家也会组织很多主题活动。

  增加节日的互动性,不仅能调动人们过节的激情,也让节日营销有了更大的空间,因为围绕过节所需的各种产业都可以借机“吸金”。在中国本土节日的营销中,很多商家仍局限于打折、促销等传统手段,涉及的产品也往往是服饰、食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在能把传统节日变成“狂欢节”的新时代节日经济下,我们传统节日营销、旅游项目有待更多的创意和突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