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仅最近两年,北京全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这些“政府APP”涉及各个生活领域,包括查地铁线路、发票真伪等。不过,记者体验17款“政府APP”发现,这些APP的下载量“冷热不均”,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同时,一些APP更新不及时,或者在手机系统升级之后无法使用,成为实际的“僵尸APP”。(见3月23日《新京报》)
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地政府部门纷纷试水官方APP。在数字办公、线上履职等等主流话语的浸润下,各式各样的政府APP竞相推出,看似新颖却并无太多的独特性,多数时候只是在复制、搬运着官网平台的既有信息或功能……当职能部门言必称“移动互联”的语境下,当前的一些政务APP似乎在追求一种形式意义上的存在,诸多这一类型的手机应用,或者无人问津,或者沦为“僵尸”。
各式各样徒有其形的政府APP,折射出一些职能部门对“移动互联网化”的误解。即简单将自家APP的有无,视作转型升级与否的标志,却忽略了“移动互联网化”更重要的内涵,是开放、分享的精神特质,以及联通、整合的实现路径。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有些公共职能机构,不是利用业已成熟的软件来服务公众,反而不惜重金另起炉灶,来进行一场成败未知的冒险。
从前期开发,到运营维护,直至修正迭代, APP烧钱不可谓不甚。一些公共职能部门抛出APP,却任由其荒废破败,实在是巨大的浪费。显而易见, APP的推广和维护都不是传统职能部门的长项。与其“勉强自己”,还不如借助市场之力,在那些主流手机应用内,分享部门资源、拓展公共服务……所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当然也可以包括购买“移动互联网服务”。这种“购买”,多数时候甚至无需财政买单,因为公共服务的转移,本身便能为承接平台创造利益。
“移动互联网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政府部门固然可以跃跃欲试,可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更多考量投入与产出,要考虑费效比才是,不要让费力推出的政务APP,成为令人尴尬的僵尸。
话题圆桌:美女论坛,有关美女无关经济 2010-02-05 |
话题圆桌:“教师收礼”的现实与理想 2010-09-01 |
话题圆桌:盲目跟风比抢盐本身更可怕! 2011-03-18 |
傅达林:人心向善不能单靠法律救赎 2011-09-05 |
曹 林:反智反精英反强者的微博狂欢 2012-11-20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邓聿文:该不该“特赦”贪官 2013-02-19 |
病毒“吃”话费 2014-08-04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话题圆桌:公共交通:为什么总有人为你发愁 2009-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