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话题:“双料女博士后”同时是需要理解的病人
刘林晶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留美双料女博士后被遣返”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主人公“双料女博士后”小兰饱受议论:“她不会生存”、“除了学习,她需要学习更多东西”、“她就是个书呆子”,甚至有一些网友追问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方式的问题。新闻曝出之日起虽时过数日,舆论依然热度不减,谴责声此起彼伏。
在舆论各种谴责声之余,笔者不禁要问,面对这位随身只带了一份精神药物的病人,我们只有谴责吗?“双料女博士后”首先是位患者,在我们发表议论和观点之前,是不是想到了这一点,能不能多一点理解与同情?
“双料女博士后”的学历的确光鲜,一路被保送到名校的经历令人艳羡,然而优秀的学习能力并不能使她如鱼得水处理苦难和人们纷至沓来的议论。过度的批评谴责尚且让正常人无法承受,更何况是这样一位不善人际交往的弱者呢?面对此事,爱心胜过议论,理解胜于谴责。
她是“双料女博士后”,但她也是平常人。不论学历将她包装得如何光鲜,此时的她就是一个无助、流浪被遣返回国的有生存困难的人。她需要的是切实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如今,说她没有生存能力也好,说她只会学习也罢,都不能切实解决目前的问题,在外漂泊了太久的她需要一个心灵栖息的港湾。
其次,她也是一位需服用治疗精神分裂药物的病人。作为病患,她需要体贴入微的关怀,任何有意无意的言论都可能触碰她敏锐的神经。她需要调整、修养和康复。“双料女博士后”今年才38岁,余下的道路还很漫长。正如我们不能用曾经的她一路被保送来定义她未来会成功一样,我们也不能以她今天的境况来断言她就没有光彩的未来。人生总是充满了希望,面对“双料女博士后”,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
多舛的生活让她被迫卸下昔日的荣耀光环,而我们要做的,是用关爱和理解,帮助她康复起来,帮她重塑独立生存与生活的人生自信。
编辑:周文
周立波北京受欢迎证明喜剧无疆界 2010-02-05 |
解放日报:想起刘翔起跑时 2010-04-02 |
解放日报:想起刘翔起跑时 2010-04-02 |
曹 林:反智反精英反强者的微博狂欢 2012-11-20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证券时报:调结构是同自己的过去和解 2009-12-25 |
刘志权:何必对“约炮考题”过敏 2015-01-07 |
刘志权:“27岁女博导”,喧嚣中应有理性 2015-02-27 |
证券时报:调结构是同自己的过去和解 2009-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