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5月17日《新京报》报道,近日,四川广安市邻水县部分群众纷纷表达希望达渝城际铁路过境邻水的意愿。达渝城际铁路是连接川渝陕三省市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提出了东西两个走向方案供研究参考。东线是从达州经渠县经广安至重庆,西线是达州经大竹经邻水至重庆。5月7日,广安市相关部门回复网友称,“支持西线方案”,引起邻水群众不满。
最新消息是,当地官方回应,该铁路尚处于前期研究中,未进入线路走向讨论阶段,届时将广泛听取沿线群众意见。
不知当地民众“集体反对铁路方案”的举动是否有人为“策划”以向上级施压的成分,因为对不少地方来说,争取铁路项目或者是铁路在当地设站,的确是他们孜孜追求的事情。
只是,严肃的铁路修建,焉是简单“争取”就可以得到的?一方面,以高铁为代表的铁路项目,虽然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交通方式,但无论其项目设立,还是具体站点安排,都与经济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另一方面,就铁路的设计方和建设方而言,更注重的是线路的拉动效应。正因如此,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设站,本该建立在诸多现实条件的满足之上,不能轻易被“公关”。那么不少地方对铁路项目的一哄而上,到底又因何而来?
这实际上不难揣度:从过去“被高铁”到现在“抢高铁”,许多地方都充分意识到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将高铁视为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由是来讲,驱动各地争抢高铁项目的,当然是良好的发展愿景。但为了高铁项目,各地不时爆出一些“不和谐”的场景甚至引发冲突,不禁让人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对“争路运动”抱有莫大热情者,不少都是经济和交通状况欠发达之地,其中就包括此次的邻水。在他们的憧憬中,高铁带来的就是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汇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当地在日常交通路网设计中被边缘化,这是一种发展资源分配不均衡。既然已经习惯性地难于获得优质的发展资源,难以被“四通八达”的交通建设所眷顾,那么高铁自然成了这些地方眼中“最后的稻草”。
不能将高铁建设中的“争路运动”当笑话看,亦不必高估“集体反对铁路方案”里的民意自觉,真正需要正视的,是这些举动背后的发展困境。“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这样诗意的描绘引人遐想,却也潜藏着因发展机会匮乏而对高铁的过高期望。
法制日报:问责效力还要看制度的后续表现 2010-04-26 |
检察日报:“市长道歉”值得称道,背后问题... 2009-01-09 |
西安晚报:小公民们,你为什么不愤怒? 2013-01-25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舒圣祥:正视“争不到高铁就下课”的基层焦渴 2015-01-28 |
程亚文:治小国不若烹小鲜 2015-03-24 |
值得赞赏的新风新气象 2008-11-07 |
燕赵晚报:三条城市干道疏导“思想旧城” 2009-07-01 |
一周看点:人肉搜索 2009-01-22 |
燕赵晚报:三条城市干道疏导“思想旧城” 2009-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