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生物试题和诗词结合在一起,是什么体验?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2015春季学期的《蛋白质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因“玩”了一把“文艺风”,在网上走红。出题者吴亮其老师也因此受到关注。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作为一种思想产品,试卷也一样。每个老师出的试卷必然在难点、侧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这种差异折射出老师对学科的认识、看法,也暗含着对学生的引导和期待。这种“卷如其人”的作风或自由一直以来是被默许的,因为虽然它展示了某种差异,但到底没有跨界或越界。而这次吴老师的试卷,颇有对学科知识乃至教学惯例双重“越界”的意思。
人们对类似的“卷面创新”莫衷一是,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教师可发挥空间的狭窄。
教书育人的艺术、教育弊端的点滴,没有谁比教师更心中有数也更关切入骨。不论是定制教案,还是设计试卷,在完成教学任务和不违规的前提下,他们本该具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和风格的自由。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把生物试题和诗词结合在一起,有点“卖弄文采”,有些“诗意”也影响了试题的标准、简洁。然而,这些缺点与不足,比起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可说是“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死气沉沉的因循”。谁能保证吴老师此举不会培养出一个脚踏科学、文学两座山的“两栖人才”?
《武汉晚报》近日刊发了一篇文章——“教育的空间在于教师的空间”,笔者深感共鸣。如果说应试教育使教师不得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那么大学里,这种“应试”氛围早该清除。如果到大学还不能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教育即便生产的不是“流水线产品”,也大抵是一枚寒酸瘦弱之果。那些形形色色呼啸而来、惊起责骂或欢呼的“神考题”,就是要破“应试”和“因循”对教师自由和个性的封锁,从而打开教师的空间,让教育有更多可能!
什么时候,当这些饱含想象的“卷如其人”显得寻常自然,而不是被封“神考题”,那大约就说明:给教师更多空间已成社会共识,而教育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广阔。
话题圆桌:“教师收礼”的现实与理想 2010-09-01 |
“起跑线” 2011-02-25 |
熊丙奇:补课也“跨省”,减负还得釜底抽薪 2011-08-04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取消少儿英语,保卫国学? 2013-09-11 |
周海涛:让大学生创业可望又可即 2014-05-29 |
体坛:声音有感于巴赫的逆耳忠言 2014-08-24 |
休学创业之路该怎么走? 2014-12-12 |
中国青年报:历史真的只有那么点事儿? 2009-05-04 |
中国青年报:历史真的只有那么点事儿? 2009-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