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圆珠笔和马桶盖?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圆珠笔不好用”等问题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个国家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而有专家则认为,这是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现状的写照。(见11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
虽然在某些高精尖领域成就不菲,但“中国制造”在某些时候还是感受到了一丝挫败。这突出表现在,一些国产的大众消费品,往往显得技不如人——海外扫货的汹涌大军,或许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痛定思痛,各方终于开始归纳原因、寻找对策。而人社部上述负责人就认为,一切根源还在于“技能人才培养不力”。
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圆珠笔和马桶盖?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厘清这两类产品完全不同的生产机制。之于前者,可以说是国家工程、明星项目。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情况下,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无一不是超高配置。由此,自然容易取得成绩。然而,对于后一类的大众消费品,生产主体乃是市场化企业。其之所以甘于平庸,除了“人才有限”,还有其他一些更为深刻的原因。
众所周知,圆珠笔、马桶盖等,都是司空见惯的“成熟商品”。对这类商品,国内一些企业素来不愿投入太多研发成本来提升其技术品质,而是更习惯通过低价走量的策略来安全地赚取利润——在“代工基因”和“价格战压力”双重作用下,这些企业往往没兴趣、没底气对大众消费品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而这样的产业环境,也不适合甚至不需要太多技术蓝领、大师工匠成长。由此所致的“技术人才稀缺”,反过来又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轻研发重模仿,轻工艺重产量,这是国内不少制造厂商长久以来的生存状态。然而时至今日,此一模式显然遇到了瓶颈。在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大众消费品领域,中国制造若继续固守老路,注定难再有所突破。我们口口声声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可技术人才很多时候不是简单培养出来的,而是基于现实的产业诉求和生产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这意味着,与其说技术人才拯救制造业,不如说是制造业孵化技术人才。
时过境迁,中国制造是该再出发了。只有告别过去那套所谓“成功经验”,才能重新发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激发技术人才的智力参与和工艺积淀,来实现商品的价值提升。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分野的过程。由此,中国制造的精工化传统,将在一部分企业身上得到更多体现。
刘福利:“鲁迅大撤退”中被网络滥用的定义权 2010-09-15 |
刘春田:生活离不开著作权 2010-11-26 |
戎国强:设计院道歉,也是个错误信号 2011-07-29 |
谁是保护伞? 2011-08-15 |
周 竟:生活,因信任而美好 2012-04-18 |
白靖利:消解“网络戾气”不可因噎废食 2012-07-31 |
左 娅:狠抓质量别放松 2013-03-22 |
新闻观察:“瞎果”榨果汁?公众期待权威调查 2013-09-25 |
新闻观察:东莞扫黄 别成娱乐狂欢 2014-02-12 |
新闻工作者应多下基层 2015-05-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